本文参与【馨主题】写作第一期活动。
北方的冬天,雪是随时光临的不速之客,最近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户外的一切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了,所有的建筑物、树木、路面都淹没在发着光芒的一片白茫茫之中了。
望着窗外粉妆玉砌的世界,美林站在窗前久久地凝视着,仿佛时间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段岁月。
1.
美林年轻时是一个乡村中学的教师,虽然人长的比较小,但是她却是个要强的性格,凡事对自己要求都比较严格,所以工作上事无巨细都按照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每样经过她完成的工作总是能让负责的领导感到超乎要求的满意。
虽然是刚刚毕业,但是那时候师资力量紧缺,特别是农村学校,很多都是临时代课的教师,大学生更是国宝级人物。她的到来无疑是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的大力支持,因此她到学校报道之后,就被学校安排直接接任初三毕业班的教学任务,这样的信任让原本要强的她更加兢兢业业。
她教授两个班级的课,同时还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年轻的她怀揣着自己的教育梦想,心里充满着对事业的激情,啥啥都追求完美,虽然累一些,但是看到自己所带的孩子在她的努力下取得了进步,她的心里觉得甜滋滋的。这对于抱着一颗炽热之心投入到工作岗位的她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因为能干,经常会有一些老教师求她帮忙做一些临时性的工作,热情的美林从来都是痛快答应,积极主动地帮忙,于是她在所任教的年部就承担了许多额外的工作。
大家喜欢热情而又能干的她,她与同事们也相处得非常愉快,淳朴的民风,可爱的孩子们,美林每天乐此不疲地忙碌着。
刚毕业那会,她一个人无牵无挂,精力充沛,所以她也十分乐意承担这些额外的工作任务,一天乐呵呵的,啥工作都抢着干。
“美林,这个月的模拟考试题你出吧,出完题就直接印出来啊!”负责年部教学工作的年部主任每月都会这样提醒美林。
“好嘞!保证按时完成任务!”美林笑呵呵地答应着。
那时候学生除了一本教材什么也没有,出题还是要刻钢板的,先在蜡纸上先把题写好,这个过程要特别认真,一定尽力不要出错,因为写错了是无法改正的,写成什么样,就会印出来什么样,而一张蜡纸的成本也都在学校有限费用支出的计划内。而学校可支配的费用少之又少,所以每次她都会特别小心,一套题写下来感觉就像打了一场大胜战。
钢板刻好之后,把蜡纸放到一种老式的手动打印机上,一张一张地再把题用油墨推出来,推一次只能印出一张题,每次印完所有的试题都会耗费许多体力,还会弄得满手满身都是油墨。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她总会及时把考试题和复习题印好,帮助学生一点点地提高和进步。
“美林,你看最近学生的学习进步不大,你想想办法调动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负责教学的李校长不时地找美林商量着教学上的事情。
“好的,李校长,我了解一下情况,想想办法看。”美林答应着。
“好的,我就知道这事交给你就能解决。”每次安排完工作,李校长都会这样给美林一顶漂亮的帽子戴上,美林笑了,也不往心里去。
2.
冬天来了,大雪一场接一场地进行着接力赛,校园被大雪包围在其中,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冰雪世界,让原本小小的校园显得更加孤单。
通常来说,在农村冬天是学生上学的好时候,秋收过后家里基本都是农闲时节,为生活所迫的家长们不再急于需要孩子们在家帮忙干农活,所以多数孩子都在学校上课。
但是在当时,家长和孩子们的上学意识都不强,随意性特别大,很多孩子因为各种小事情就会忽然不上学了,冬天的大雪斩断了很多孩子上学的念想,上学的路越来越不好走了,产生了辍学念头的孩子也在增加。
美林的学校有住宿生和走读生,家在学校附近住的孩子是天天回家的,家远一些的孩子是住校的。住校生一周回去一次,每次都是家长周五开着四轮车来接,周一再把孩子们送回来。
初三的学生住校的比较多一点,每天美林都会在课后义务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孩子们理解老师的用心良苦,也尽力配合着老师学习,但是他们的基础实在是太弱了,之前因为没有长期固定的老师一直坚持教他们,频繁更换老师让他们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功课也就慢慢落下了。
经过美林的努力之后,孩子们的学习状态稳定了下来,和老师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成绩也在逐渐提升,这让学校领导和家长们看到了孩子们升入高中的希望。
接连不断的大雪让家长们每周一送孩子上学到学校变得越来越困难,当时农村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太好,不是每家都有四轮车的,一些家长经常要联合起来,结伴用四轮车把孩子们轮流送过来。孩子们坐在四轮车的车斗上,每次到校都冻得鼻青脸肿的,一个个眉毛和眼睛上都是霜花和雾凇一样的小冰条,这也让一些体质差的孩子对上学产生了为难情绪。
3.
一次大雪之后的周一,美林班级里离学校最远的一个男孩子李强没有来上学。美林一打听和李强住在同村的其他同学,孩子们告诉美林他不念书了。李强长得又瘦又小,但是他却非常聪明,成绩也不错。想到李强那双上课时不断闪烁的大眼睛,就这样告别了学习生涯,美林着急了。
那时候没有电话,根本无法联系孩子和家长,唯一做学生返校继续上学工作的方式就是家访,可是这样的天,家访的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美林也想到了去家访可能遇到的困难,但是她还是立刻去找了年部主任,说明了班级孩子的缺席情况,也表达了自己想去李强家看看的想法。
“如果不及时去把他找回来,在家呆几天他就更不想来了,工作就得及时做,拖时间长了就更没有希望了。”美林急切地说着,心中的焦急全写在了她年轻的脸上。
年部主任听完美林的话,沉默着。他的心里有着自己的考虑,他不是不理解美林的心情,也不是不想把学生劝回来,可是这样的天气让一个女老师去家访,他不放心啊!同时他心里清楚,只要有孩子开头不来了,就会有更多的孩子陆陆续续地不来了,到那时候工作就更难做了,这也委实让他烦恼,更何况那时候上面对控制流失生要求还挺严的呢?怎么办呢?他在办公室里不断地走着。
正在他思考时,和美林同一个年部的另外一位班主任推门进来,他也来汇报自己班级学生这周的流失情况,听到这里年部主任也着急了。
他看了看两位班主任,“这样吧,我们找两辆自行车,我和你们一起去学生家看看啥情况,尽力把他们劝回来,你们看怎么样?”他看着另外一位男班主任,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好的,那咱们马上出发吧,这样的天气,路上的情况也说不好什么样,早去能早点赶回来。”朴实的老师立刻表示同意。
“美林,你能行吗?这农村的路可不好走啊!何况是这样的天气。”年部主任再次有些犹豫地看着瘦小的美林,眼中充满着担心的表情。
“没事的,主任,你放心吧,我从初中开始就骑自行车上学,不用担心。”美林充满信心地回答着,同时笑了笑,像是在给他们打气。
“那好,想去就现在出发吧,早去早回,太晚了路就更不好走了。”年部主任说着就去张罗自行车了。
很快三人骑着自行车上路了。
4.
骑行在雪后的路面,难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路上只有两条四轮车和马车压出来的车辙,其余部分还是反复积压的厚厚的冰雪。只有沿着车辙才能好走一些,但是车辙比较窄,这很考验骑行者的技术。
他们小心翼翼地在路上骑行着,车子骑得很慢,好在三个人都有多年骑自行车的经验,这对于他们是很大的帮助。可是一旦有车从对面或者是同一方向过来,他们就只能下车把自行车搬到路边,等车辆过去之后再继续上路。就这样他们走走停停,艰难地向目的地前进着。
周一的路上是车辆来往最多的时候,家长们都会趁着出来送孩子的机会到镇里各处买点生活用品拉回去,那时候物流不方便,各个村子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在学校所在的小镇上购买的。
频繁过往的车辆使得他们三个不得不时不时地停下来,给来往的车辆让路,这严重影响了他们骑行的速度。而他们要去家访的孩子还在两个不同的村子里,经过了几个小时在雪地上的艰苦跋涉,他们好不容易到了美林的学生李强家所在的村子。
进了村子之后,路更不好走了,村里的路没有统一的规划,弯弯绕绕的,车辆经过的也少,路面上都是高低不平的雪,他们只好推着自行车边打听学生家的住处边踩着莫过膝盖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学生的家走去。
5
“这是李强家吧?李强在家吗?”
三人走进一家三间土房的院落,院子里面堆放着还没有卖掉的玉米和高粱,大门虚掩着,他们推开门,往院子里面走去。
走到窗户下面,隔着窗户美林看到李强正趴在炕头上和一个比他小很多的孩子在玩。
“李……强,老师……来看……你了!”美林隔着窗户喊着。
李强的妈妈听到外面的喊声急急忙忙地迎了出来,脸上是特别惊讶和不相信的表情,她根本没有想到老师会跑这么远的路在这样的天气里来家里找孩子上学。
“孩子老师,你怎么来了,这样的天你们骑自行车来的?”看着瘦小的美林眉毛和睫毛上挂着厚厚的小冰柱,棉袄上也挂了一层厚厚的冰霜,李强的妈妈禁不住眼眶湿润了。
“孩子…没来…上学…,我…很惦…记,就过…来…看看…是什么…情…况?”美林说话的时候因为冻得浑身打颤,上下牙齿也禁不住在打架,说出来的话一个字一个字的,像蹦豆。
“孩子的老师,你长的这么单薄,咋能走这么远的路啊?就为了来找俺家孩子上学啊?为了他上学,你可是多不容易呢!快点上炕来暖和暖和吧,冻坏了吧?快坐到炕上来。李强,老师来了也吱个声啊,哑巴啦?去给老师拿暖水瓶倒杯热水去。”李强的妈妈一句接一句地说着。
李强红着脸下地去拿暖水瓶了。
李强的妈妈拉着美林的手,美林的手冻得硬僵僵冷冰冰的,美林想把手放到炕上去暖和一下,李强的妈妈拦住她说,“孩子老师,手冻僵了不能直接放炕上,会很疼的,先坐到炕上暖暖身子吧,一会身体暖过来,手就好一些了。看把你冻成这样,俺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李强的妈妈擦着眼睛,一边忙乎着给几位老师沏茶水,一边不断地重复着“都是为了咱孩子上学啊!都是为了咱好啊!”。
再看李强,依然红着脸一声不吭,旁边的小弟弟看着他,“哥,他们是谁?”眼神中带着好奇。
“不要打搅乱,去一边玩去,壮壮!”李强的妈妈吆喝着小儿子。
小家伙可不听他的,爬到美林旁边,把自己手中的玩具递给美林,露出示好的表情。
“我也想去上学。”听了这句话,三位老师冻僵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6.
“美林,你可不要睡着啊,这四轮车斗上睡着了可受不了。”
走访完另外几位学生之后天已经晚了,家长实在不忍心老师们再骑车子回去,所以其中一个家长不容分说,强行把他们留下,让孩子的妈妈给他们做了米饭和炖酸菜,坚持让老师们吃完饭,然后自己开着四轮车送他们回去。经过了一天的奔波,美林是真吃不消了,在返回的途中,他们的自行车被放到车斗里,他们的人和孩子们也坐在车斗里,家长还给他们带了棉被子盖住腿和脚,可是还是抵挡不住冬天刺骨的寒风。
在车子摇摇晃晃前进的过程中,美林感觉又冷又困,她的眼皮开始打架了,怎么睁也睁不开,看到这种状况,其他两位男老师担心地不断地招呼着她,美林迷迷糊糊的,一会强睁开眼皮,一会又低下头,不停地打着瞌睡。
她旁边的李强看着老师冻得红通通的脸,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大大的眼睛使劲地睁着忍住即将流出的泪水。
7.
“张峰,咱们老师今天咋还没来上班,她不是天天第一个早早就进班级的吗?”第二天一早,李强早早进班级,可是等了一个早晨也没有看到班主任美林老师,他忍不住问好朋友张峰。
“难道你不知道吗?美林老师昨晚发烧了,今天早晨我去办公室送作业本的时候,听和她一个办公室的老师说,美林老师昨天一晚上都高烧不退呢?”张峰有些生气地看着李强,嘟着嘴大声地说着,那种表情好像再说,“不都是为了找你才把老师冻病的吗?都怪你!”。
李强听后低着头,手里紧握着笔,一声不吭地坐在座位上。
整整一天的课,李强就稀里糊涂地听过去了,他想去看看美林老师,可是又不敢去,心里就这样矛盾纠结着。
晚上回寝室的时候,大家收拾收拾很快就睡觉了,李强翻来覆去睡不着,听着寝室室友酣睡声,他索性坐起来,拿出一小截蜡烛和一个小本子,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8.
“美林,你好点了吗?”
“美林,来尝尝我们给包的饺子,看看好吃不?”
“美林,这是我给弄来的退烧药,偏方治百病,一会吃完饭喝点,保准你明天又活蹦乱跳的了。”
晚上几个同年部的老师来到了美林的宿舍看望她,美林坚持着坐了起来,招呼大家坐下。
“好多了,不发烧了,我再睡一觉,明天就可以去上课了,今天的课都是你们替我上的,辛苦大家了!”美林脸色还有一些发红,但是看起来有些精神了。
“说啥呢?平时活可都是你帮我们干的,我们来看你是为了你早点回来干活,来来来,大家一起吃饭,吃饱了身体就好了一半了,是不是?美林!”
“美林,这次也是我考虑不周,你这身体也太单薄了,这样的天气让你在外面跑一天真是难为你了。”年部主任有点不好意思地挠着头说道。
“好了,不要说了,肖主任,给我们美林奖励个一等功吧!咱们美林可是样样都优秀的呢!”心直口快的吴大姐说道。
“哈哈,我同意,给美林啥奖励都值得,不过咱们先吃饭吧!吃饭了!大家都饿了呢!”
“好的,好的,送走毕业班的孩子,咱们给美林庆功!”
大家说说笑笑地围坐在一起开始把带来的饭菜放到一张简易的炕桌上,热热闹闹地吃起饭来。
9.
“老师来了,老师来了!”张峰一清早飞快地跑进教室,向大家报告着好消息。说完还特意往李强的座位上看了看。昨天说完李强之后,看到他一天都低着头,张峰有点不好意思了,现在老师回来上课了,他的心情也好了,所以对李强的怨气也就没了。
李强看了张峰一眼,眼里满是开心的笑,好像他根本就没有在意张峰的抢白似的。
“老师好!”
美林刚一进教室,孩子们就齐刷刷地问候着她,声音里面的快乐心情连屋顶也挡不住了。
“孩子们好,看到大家都坐在这里上课,老师感到好开心,好幸福啊!亲爱的孩子们,我们一定要坚持在这里毕业,走到更远的地方去,看更广阔的世界,追求我们的梦想,成就更好的自己,好不好?咱们是一家人,所以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你们说是吗?”
美林一边说一边看着李强,眼里是满满的信任和鼓励。李强不再低头,他抬起头来,认真地听美林老师说话,每一句都印在了他的心里。
10.
“喂,你好,请问你是哪一位?”
多年后的一天,美林正在家里忙着整理书籍准备送给当地学校的孩子们,忽然一声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一个深沉的男生在电话的另一端传来。
“老师,我是李强,您还记得吗?当时是您在那样一个严寒的冬天把我从家里找回来上学,现在我已经成家立业,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没有忘记老师您当初跟我们说的话。您要我们坚持读书,走到更远的地方去,看更广阔的世界,追求我们的梦想,成就更好的自己。不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总记得当初您坐在四轮车上和我们回学校的场景,也记得你告诉我的话,直到今天当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我特别想对您说一声感谢,也想对您说一声‘对不起’,我知道因为那次家访您发烧之后一直怕冻,我打听到一种偏方,已经给您邮到学校去了,老师您试试看,这是一种中药,虽然药效会慢一点,但是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的,您要照顾好自己,老师,更多的孩子还需要您!谢谢老师……..”
“李强啊,老师记得。老师还保留着你在作业本中给老师的信呢!谢谢你啊,李强,你果然是个有出息的孩子,老师当时就看出来了呢!”美林激动地说着。
电话那端的李强和老师讲述着自己这些年来在工作中拼搏的过程,那一刻,美林好像看到了李强那双大眼睛中的光芒,那么亮,让美林的心中感觉到温暖。
“美林,这有一封你学生的来信,刚刚给你放桌子上了!”
老伴的喊声打断了美林的思绪,把美林从自己的回忆中拉回到此刻的场景中,美林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忽然又看到了年轻的自己,执着地骑着自行车走在乡村的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