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孩子的人最烦孩子的屡教不改,告诉她随手关灯,嘴上答应,屡屡不改;写作业磨磨蹭蹭,你说一次,改一点,下次依旧;告诉她晚上骑车危险,不听,哪怕摔跤受伤,继续要骑……
一件事,家长说无数次,气到肝疼,人家依旧我行我素。死性不改,这孩子以后走向社会怎么办?明明知道前面是个坑儿,偏偏要往里跳,这孩子还有救吗?父母的话不听,吃亏的必定是她……一想到这些,就免不了担忧,焦虑。
不管吧!自己娃你还能真能撒手?管吧!气死你几百回,无济于事,咋办?
每天必读连岳,今天的一篇文章解开了我的心结。
今天咨询者是位妈妈,她的孩子爱打游戏,且偷偷拿钱买装备。这让特别尊重孩子的妈妈,感到孩子无药可救了。
孩子明明知道打游戏不好,也和家长约法三章打游戏时间,但是背地里却偷拿钱买装备。发现这一切后,这位妈妈非常的失望,她甚至想到只要孩子满了18就不在管他了,说白了,她已是好无力气再去管理孩子。
孩子的这种情况,她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她尊重孩子,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成长,可是孩子自从沾染上游戏,那些行为让她对自己和孩子都失去了信心,也感到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陪伴孩子渡过叛逆期。
连岳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孩子就是要诲人不倦。道理孩子都懂,但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其实这是常态。
读到这里,让我有了新的认知。有时面对孩子屡教不改而担忧她以后就是这样一个人,常常因为这样的一个问题点与她争吵,生气。
既然是常态,那么该怎样做呢?连岳说,永远不倦才是好教育者最大的修养,一次两次不是不倦,十次百次也不是不倦,你的耐心总比孩子的错误多一次才是不倦。
“耐心比孩子的错误多一次”,看到这句话,我突然为之前对于孩子屡教不改大喊大叫的行为感到汗颜。
只要人在成长就会犯错,范无数次的错,只要每次错误都能及时发现,孩子的自制力,执行力就会越来越强,到了18岁,就有能力独自面对各种诱惑而不犯大错。
连岳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教育是个曲折,复杂的过程,面对一次次的犯错,作为家长要做到原谅再教育,及时纠偏,时时关注,耐心引导,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个屡教不改,无药可救的标签。
家长三观正,在孩子面前多点耐心,孩子哪会容易走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