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路,如羊肠小道,如黄河九曲十八弯,人生之路也莫过如此。谁的人生之路不都是充满曲折、坎坷和荆棘?谁的人生之路不都是与辛酸与苦难相伴吗?人都是在这条路上成长成熟,经历过的。走过了,成功与鲜花,彩虹和掌声才会出现。只有这样人生的路才有意义和不平凡。
一天将近中午时分,甄法坤打电话让江广元去村委会,说村支书甄海军回来了。江广元像注射了兴奋剂一下子来了兴致,迫不及待的奔向村委会。村委会大门口的一侧停放了一辆黑色小轿车,看到这辆车也就看到了村支书。坐驾在人就在。空荡荡的村委大院只有村支书甄海军一个人在。江广元像是见着救星一样快步走过去。“叔,你回来了?”“嗯,刚才我和你队队长可伍俺俩说了一个多小时,这货就是不开窍,遇见这死脑筋货真是气人!”江广元听着村支书甄海军的话,看见他脚下用红砖头块画的几排房子的草图。看来俩人围绕着草图争论不休,草图反复涂改。“我问他,可伍哥,这儿就咱兄弟俩,你心里有啥委屈和疙瘩说出来,该盖房还得让人家盖。他说‘我没有不叫他盖?地方给他指了啦,他不愿意。’你得让人家出门走路方便。他又说‘啥事都站在个人立场上会中?你要让他盖,我不拦,队长我不干了。’”村支书甄海军向江广元复述着他和甄可伍的交谈。“咱再商量商量,他说他回家给他闺女做饭呢”,甄海军接着说,“这号货哪像当干部的样儿?他不干了算拉倒,你也跟四队晓军一样,征求队里群众的意见,挨门签字,只要群众愿意,你找海民盖章,往乡里交申请。”
仿效四队小军挨门挨户签字,不乏也是一个办法。吃过午饭,江广元和妻子李巧凤商量怎么挨门挨户签字。江广元拿出一张稿纸写上“同意江广元在江广升房后盖房的签字”。随后拿着稿纸、笔和印泥走出了家门,看见远处胡同口站着个同队的村民春焕嫂,江广元迎上说:“春焕嫂,我往广升房后盖房,你同意不?”“我不会写字。”“摁手印也中。”“人家同意我也同意,你先转一圈吧。”出来遇到第一户就碰了一鼻子灰,江广元有些丧气的回到家。哎,现在人圆滑的很,不关自己的事都不放在心上,在一旁看哈哈笑。“先从咱自己人开始”,李巧凤开导着说。在本家几户签上字后,有的人也跟着签字了。由于人们各自忙各自的事,都不在家。江广元打听着骑着电动车南地北地的跑西头东头的问,村民多数签上了名字。不过倒也有几户鬼难缠的,唉,顺河村的五队不愧有“十八国”的称号。
江广元挨户找村民签字,对于五队来说也是一个震动。队长甄可伍暗地里从中作梗,此时已经扒了房要翻新的于见军夫妇正在收拾着砖块。甄可伍不怀好意的说,“广元都往路边盖呢,你们还盖到这窝儿窝儿里,不也盖到路边”?他挑拨着。又对甄海东媳妇说,“现在你家四邻的地基高了,一下大雨不还是往你家灌水,要是当初你盖的临路边还会这样?”漫从不经心的说话其实在进行着他的阴谋。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有的村民劝江广元说,“这字签也是白签,主要还是看队长呢。”江广元来到甄海东家,他的媳妇说“字,我不签。你盖哪我都没有意见。”无奈走出她家。来到于见军家说明来意,于见军的媳妇说:“盖到这儿,老好,以后就成邻居了,挖根脚(方言,盖房打地基)了说一声给你搬砖去。可这两天上火,我的眼有点模糊,那上面都写的啥呀?”江广元把上面写的内容念给她听,并念出签过名村民的名字。“明儿开群众会讨论一下……”,于见军媳妇推辞地说。“给他签了吧”,一旁的于见军说。还没等于见军夫妇动手,正在一旁写作业的他的女儿连声说“我签,我签”。说着拿着她写字的笔写下了“于见军”的名字。还有一个拦路虎是队里的代表龚一弓。对江广元的签字,他说我不支持我不反对,我保持中立。向队长甄可伍征求签字,他倒是态度明确“我不签字。”
联名签名在江广元一番奔波后,多数村民同意江广元在江广升房后边建房,以同意绝对票数压倒不同意和中立的票数。
民意所为,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