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很大一部分痛苦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让未被觉察的思维控制着你的生活,痛苦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源于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某种形式的无意识抗拒。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思维通常否认当下,并试图逃离当下。换句话说,你越是认同自己的思维,你就越感到痛苦。或者可以这样说:你越是接受当下,你受的苦就越少,也越能从小我思维中解脱出来。
痛苦之身由受困的生命能量构成,这种能量是从你总的生命能量中分离出来的,它通过对思维认同的反自然过程暂时地取得自治权。
请保持临在状态,对痛苦保持关注,守卫你的内在空间。你需要充分地保持注意力,才能直接地观察痛苦之身并感受它的力量。这样,它就无法再控制你的思维了。
比如说,如果愤怒一直左右着你的思维,你不停地在想别人对你做的事,或你将要对别人做的事,这时你就无意识地被痛苦所控制了,痛苦之身又成为了“你”。在有愤怒的地方,通常就有痛苦埋伏在其下。或者,当你心情不好时,你开始有了很多消极的思想,并不断的想你的生活是多么糟糕,这时你的想法就和痛苦之身结合,你就会无意识地被痛苦所控制,也很容易遭受痛苦之身的攻击。
持久而有意识的关注切断了痛苦之身和思维之间的桥梁,它会带来转机。
将注意力集中在你内心的感受上,了解到这就是痛苦之身并接受它的存在;别去想它,别让你的感受变成大脑和思维,不要去判断或分析它,别在其中寻找你自己的身份认同;保持临在,继续观察你的内在;不仅要觉知到你情绪上的痛苦,更要觉察那个沉默的观察者。这就是当下的力量。
心理上的恐惧其实和任何具体的、真正迫在眉睫的危险无关。恐惧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不安、忧烦、焦虑、紧张、压力、畏缩、恐怖等。这种心理上的恐惧总是源于“可能会发生的事件”,而非“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你身处此时此刻,而你的思维却跑到了未来。这就创造了一种焦虑的鸿沟。
与小我思维不可分离的情绪痛苦的另一种表现,是一种深深的缺乏感或不完整感。如果意识到了这一点,这种感觉就是不安、无价值感或自己不够好的感觉。没有意识到这点的人,就会间接感觉到强烈的欲望和需求。不管是以上哪种情况,人们通常会不由自主的去追求一种自我满足感和可供认同的事物,以便弥补他们内在感到的空虚。他们拼命追求财富、成功、权力、名望或者一种特殊的关系,这样他们才能自我感觉更好一些,感觉更圆满一点。但是,即使他们拥有了这些,这种内在的空虚仍然存在,并且还是个无底洞。
2021.5.17睌摘自《当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