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小英。
最近读的一本书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边读一边哭,这本书让我想起很多父亲的过往。
人生,如同一场漫长而曲折的旅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跌跌撞撞,探寻着前行的意义。
我们遭遇风雨,也遇见彩虹;我们经历失落,也收获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强大,允许一切发生,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课题。
今天想分享一下这本豆瓣评分9.3的神作!
01
作者简介
史铁生是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
他在青年时期双腿瘫痪,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
但他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在困境中坚持文学创作。
他以笔为剑,剖开生活的残酷,展现人性的坚韧。
“史铁生完成了许多身体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对于人的命运和现实生活的冲突,没有停留在表面进行思考,而是去拷问存在的意义。”这是邓晓芒对他的评价。
“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这是韩少功对他的评价。
他虽历经磨难,却始终心怀希望,他以自己的经历,激励着无数像我一样的读者勇敢面对生活的苦难。
他绽放着光芒,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02
书籍简介
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其前两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
他以地坛为背景,深入探讨了生死这一永恒的主题。他通过母亲这一形象,表达了母爱的深沉和伟大。
他通过写作这一行为,表达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他通过重病这一经历,表达了希望的力量和意义。
03
读书感悟
读完《我与地坛》,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史铁生以细腻的笔触、深沉的思考,带我们走进了他与地坛的故事。
地坛,那一方宁静的天地,见证了史铁生的痛苦、挣扎与蜕变。在那里,他思考着生死、命运,感悟着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1
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列夫·托尔斯泰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平静地去接受缺陷,世界从来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正因为有了不完美,才赋予了生命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就像史铁生的人生,充满了苦难与挫折,但正是这些不完美成就了他伟大的文学作品和坚韧的精神品质。
2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们不必因为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而急于选择死亡。生命中会有许多艰难的时刻,但我们应该学会面对和承受,而不是轻易放弃生命。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它终将会到来,就像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我们无法预知死亡的具体时间,但我们可以在活着的时候,珍惜每一个当下,用心去体验生命的美好。
3
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想到了余华书里写的,“除了生命本身,我再也找不出活下去的另外理由了。”
活着就是活着本身。若为任何意义而活着,当意义颠覆瓦解的那一刻,活着必是成为无法承受之重;倒不如,就是活着。
很多事情它不需要有意义,人生就是各种各样体验的叠加,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
谁都是第一次来人世间,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的,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只要你当下是享受的,那你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04
写在最后
在人生的漫长旅程中,我们或许会遭遇无数的风雨和波折,但请记住,真正的强大,是允许一切发生。
允许一切发生,意味着我们不再与生活的波澜做无谓的抗争,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史铁生的经历让我们明白,生活虽充满苦难,但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勇敢的心,就能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在绝望中绽放光芒。
✦ 作者简介:
小英,一个坚信长期主义的终身学习者。
2023年9月开始觉醒,大量阅读大量输出。
践行用生命影响生命,准备通过自律和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聚焦于女性成长,个人提升。
今天是日更的第 57/100天。
如果你也热爱读书写作,想要成长,欢迎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