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习《黄修易录》,其中心意思是生之谓性。黄修易,字勉叔。其余不详。
问:“心无恶念时,这个心就空空荡荡,是不是再需要存养一个善念?”先生说:“既然除掉了恶念,就是善念,也就恢复了心的本体"。对于这种观点,我有些搞不懂,难道"人之初,性本善"完全是对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需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只需告诉他不应该怎么做就行了?先生的观点好像是这样。先生在贵阳时提出了“无事时存养”的主张,其目的是用以加强内心修养而体认天理和良知。主张通过“静坐思虑”,在无事时将好名、好色、好货等私欲杂念,逐渐地克服掉,使心恢复到如水如镜、洁净晶莹的本体。我认为在此基础上还是应该来点正面教育。
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实际上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终身专于治本,而不是就事论事的遇标治标。终身于治本(致良知)。如常青之树,而遇标治标(格物),就象无根之树。这个比喻可说是恰当不过的。在先生看来,修养就是“致良知”,“致良知”贯穿于人的活动之中。为人处事是“致良知”,学习 是“致良知”,连科举应试时也是“致良知”,事务虽有万千之繁复,“致良知”却只有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一个。所以,修养是人生活动的主宰,而不是负担。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科举仕途的认知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人视仕途为前途,终生的志向和希望皆在此一举,"学而优则仕";另一种人却视仕途为畏途,对求学致仕不屑一顾。然而,在圣人眼里,仕途也罢,不仕也罢,心中有良知主宰,不以仕官为荣,不以不仕为辱,坦坦荡荡,心无困扰。只是难为普通人所能理解而已。而普通人正是落在“仕”与“不仕”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先生告诫一个经常爱指责别人的人说:“学习 应该返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返身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这种观点在今天仍是伟大的,值得我们所有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