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读小说一直很快,这本书却花了相当长时间。初看到《清单人生》觉得就是本温暖的治愈系小说。读着读着才发现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跟许多励志小说一样,这里有一个大人,一群孩子。如果熟悉《放牛班的春天》《弦动我心》这两个电影,很容易跟这本小说联想起来。不同的是故事的女主人公是个很少有作家会写进小说里的角色。
布里特-玛丽是个63岁的固执老女人。她不允许生活有任何波澜,每天自己固定的方式生活。6点钟准时起床,12点必须用餐,洗衣液,清洁剂有固定的牌子,就在抽屉里的摆放,都有严格的位置,喝咖啡必须有杯垫……所有的地方永远要求一尘不染,看上去应该是个有强迫症的“处女座”。习惯每天用清单记录下所有要做的事,再一一完成,以确保自己的日子万无一失。
然而,人生并不像清单那样受她掌控,当她已经步入老年,却发现丈夫出轨。按部就班的生活变成了无法继续的噩梦。她能够选择又实在少的可怜。做了多年的主妇,她已经忘记如何工作,如何面对社会,但此刻又不得不离开熟悉的环境。她在就业中心找了一份看管娱乐中心的工作。来到陌生的小镇博格,这个偏远的地方刚刚被经济危机弄得人心惶惶,到处充满了败落的感觉。一群没有怎么受过教育的孩子,满目望去老弱病残……
“有教养的文明人”布里特-玛丽来到了这个与她格格不入的世界,努力改变和适应着新的生活。以前的人生教条,在这里如此行不通,但她却无权批判别人,因为自己不过是个“出逃的失败者”。当然“上帝关了一扇门,一定会开另外一扇窗”。虽然这里的人喜欢喝酒,开口即是脏话,可他们却对她这个远道而来的陌生人十分热情,做事也相当靠谱。
布里特-玛丽开始喜欢上淳朴的小镇。她被一群孩子要求做足球教练。因为,如果没有教练他们就没有参加比赛的机会。虽然她对足球一无所知,但被重视的成就感还是让她找到了自我。跟孩子们相处的日子,她开始明白只要希望改变,什么都有可能。虽然她依然洁癖地打理着自己的生活,但这并不影响与这群野孩子的相处。在她眼中,每一个人都有他们的可爱。因为在许多表象背后,都有无奈的过去,有些生活不是他们自己可以选择。他们对玛丽的爱和依赖唤醒了她内心的激情。每个人都可以有梦想,无论被现实磨灭过多少遍,只要是真爱就永远会等在那里。
有条理的完美生活是需要人去建立的。而且这种规则,需要大家配合才有意义。一个人的清单,永远无法规划别人需要的日子。也许我们生活中的烦恼常常是超越了自己的清单范围。虽然到60多岁才明白这个道理有点晚,但很佩服她改变的勇气。可以在失控人生中重新的选择,本身已很值得赞赏。何况这种改变还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让这个平凡的小镇美好起来。
如果没有办法改变现实,就试着改变面对现实的心态,这可能是最睿智的处事方法。当我们安逸在舒适圈里的时候,很难提醒自己居安思危,毕竟人是有惰性的。不过,无论球赛结果如何,都要拼尽全力踢得漂亮,也许这就是人生球场上最有价值的比赛。即使无法赢对手,至少我们赢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