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拭尘埃(一零六五):低徊夷犹,宿北姑兮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一定要让善良在自己的心里生根】一早在网上看到了这个新闻,据说事主一方的夫妻: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教师,女孩坚决不和解。

我不知道这对公务员和教师夫妇想干什么,无论在佛法、道法还是圣教上,这都叫造业。业因恶而生,是可以一代代地传下去的,必然在自己和子孙后代身上遭报应的。

前不久,我看了一个小孩的命盘,身体有些残疾。我就问孩子家长,祖上是否有当官的和当兵的,家长自豪地告诉我说都有。于是我心里就明白怎么回事了,祖上杀业太重,报应到子孙后代身上来了。这样的事自然不便多说,换一个角度说一些别的方向的话。

太凡一个人20岁之前过的不好,是父母及三代以内的祖上积功德不够;一个人20岁~40岁过得不好,三代以上的祖先积功德不够;当然,40岁以后自己过得不好,因为自己积阴德不够,善良没有生根、没有生缘。

当一个人遇上困难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可以百分之百肯定,他此生没有结善缘。比如高铁上的那对夫妻结的是恶缘,播撒的是业的种子,并由此可以推断她们平常的为人处事。人在做、天在看,最终必定害人害己害子孙。

我看到另一个故事,一位女士上飞机以后担心自己小孩的哭闹会影响到别的乘客,就主动先挨个招呼,并给每个乘客发了糖果。这也是播种善良、结善缘,同时让善良在孩子的心里扎根。

在此再重复一次:善良结下的善缘叫德;恶行结下的缘叫恶缘,是为业。德可以化为福一代代传下去,业可以变为祸同样可以一代代地传下去。前几天我写的《善良和善良结下的善缘可以帮助我们穿越人世间一切苦难乃至生死》,是我自己生命的经历和体验的总结!”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君子不器,道之为大。

博通是为了追求道,

避免陷于学术分工的泥淖而不能自拔。

器是用来载道的。

要追求的是道,不是器,

就像人吃的是饭,不是饭碗。

器,各有各的用途,

如果泥于专业分工,不知会通,

机械理解,固执己见,

就会因为追求器,而把自己也变成了器。

机械有余,权变不足,

专业大忌,难握大局。”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生活就是用温暖的方式

记录那些点点滴滴美好”

合上一本书,其中写到:

“今天的闽江上游的闽北地区的方言中“闽”与“蛮”同读“MAIN,抑或是上古时期两者概念混同的一个特例吧。””

““闽”和“蛮”同义,指东南及南方的部族。//“粤”与“越”古代通用,意谓今天的南方大部分地区在古时皆为越地,包括今天的广西以东,绍兴以南的广大地区。秦汉之际,“百越”的泛称由此得来。”

“无论是生活在虞夏时期的越,还是商周以后的七闽,抑或是先秦时代的闽越,还是汉唐时期的后闽越时代,福建地区早期的先民一直以其特有的方式和习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闽赣边境和闽浙边境分布的武夷山、鹫峰山和太姥山不仅巍峨云汉,且逶迤绵亘、连山如屏,将两省的河流剥离开来,造成了自古以来福建出入境外的交通不畅。”

“唐前闽北地区的出入境路线按官辟的时间先后依次有四条:从崇安过武夷山的分水关进入江西的余干水沿水北上;经浦城往北过仙霞岭入浙江江山沿水北上;从浦城往东逾柘林入龙泉沿水东上;经光泽过武夷山的杉关入江西南城顺水而下至南昌。”

“闽东,以善习舟楫的越人习惯来看,闽江流域的闽越人和瓯江流域的东越人自古以来就是同宗的族亲。陆路来往路线主要是经丽水、龙泉逾柘岭入浦城。”

“闽西,主要有三条:经虔化县北梅岭过甘家隘入闽西建宁;经石城过站岭隘入闽西宁化石壁村;经瑞金过新路岭诸隘口入汀州。”

“闽南,从福州经泉州、漳州、云霄、诏安而达粤东揭阳(今潮州)的线路。//诏安县西南闽粤交界处的分水关是天然的交通隘口。//从民系和语系来看,漳州和潮汕地区同属福佬民系,同属闽南语系(潮汕地区属闽南方言次方言),当地居民构成主要是由汉人移民和当地的俚人和驼越。//从闽南和粤东的行政区划来看,二者实为闽粤之边隅,互有所属。//同一隶属的两地必有可通的驿道相连,这也是闽南和潮汕古时就有道可行的力证。//亦可由闽西入梅州后到达潮汕。”

“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北方的少量汉人,极有可能于周秦时期开始入闽。//秦汉以来,随着闽地进入华夏行政版图,进入福建地区的汉人开始日益增多。”

“征战入闽;罪徙与流放入闽:福建地区至孙吴时迎来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机,这一切是以从接收大量的罪民与流放的汉人开始的。//孙吴遣送罪民至闽的政策名为惩治犯人,却使闽地增加了户丁,促进了垦田拓荒,加快了农业生产的步伐;避乱入闽;释道入闽:左慈,葛玄,郑思远,葛洪,陶弘景等皆为富有文采的炼丹访道之人,他们相继入投闽东的霍山,或为修炼,或为采药,或为炼丹。”

“终唐至五代,福建地区先后置有建(618年)、泉(622年)、福(623年)、漳(686年)、汀(736年)、镛(945年)、镡(946年)等七州,含及今天的福建全境。”

“闽地流行的谚语“欧阳独步、藻蕴横行”就是本邑对其(欧阳詹与林藻)的褒奖。”

“唐代福建地区的进士中,像林藻、欧阳詹、周匡物、邵楚苌、王棨、黄璞、徐夤、黄滔、翁承赞等都可称得上福建地区的一流文学家,皆有诗文流传。”

“陈元光,随父入闽平乱,父卒后代领其职,因有功,被委任为漳州的首任刺史,被当地民众尊为“开漳圣王”。”

“林嵩“周朴诗集序”云:“高傲纵逸,林观宇宙。视富贵如浮云,蔑璋如草芥。惟山僧钓叟,相与往还。””

(“宋前文人入闽研究” 晁成林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由着前文里的“林嵩”和“周朴”这两个人的名字,搜索一下。

林嵩所撰的“周朴诗集序”:

“颜子圣声,与日月而不尽。黔娄贫誉,等江河而共存。於戏!先贫俱足,亦颜黔之流,而能于诗,惜哉!不雍容金马门,踧踖宣尼户,乾符七年,闽城殒贼,悲夫!先生名朴,字见素。生于钓台,而长于瓯闽。与李建州频方处士干为诗友,一篇一咏,脍炙人口。𬸚𬸦屈轶,祥瑞皇家。迂僻而贫,聋瞽不重。高傲纵逸,林观宇宙。视富贵如浮云,蔑圭璋如草芥。惟山僧钓叟,相与往还。蓬门芦户,不庇风雨。稔不粳,歉不变,晏如也。诗人张为尝贻先生诗曰:“到处只闭户,逢君便展眉。”闽之廉问杨公发李公诲,中朝重德,羽翼词人,奇君之诗,召而不往。或曰:“达寮怜才,而子避之何也?”先生曰:“二公怜才,吾固不往。苟或见之,以吾之贫,恐以摄假之牒见黦耳。”亦接舆于陵未能加也,松蟠鹤翅,泥曳龟尾,一邱一壑,宽于天地。先生为诗思迟,盈月方得一联一句。得必惊人,未暇全篇,已布人口。有僧楼浩,高人也。与先生善,捃拾先生遗文,得诗一百首。中和二年冬十月,携来访馀。且惊且喜,馀欲先生之文与方干齐,集毕遂为之序。小子以词赋博挂投,文非所业。但直举其美,文作者。”

《唐才子传》卷九:

“(林嵩)嵩,字降臣,长乐人也。乾符二年礼部侍郎崔沆下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字。工诗善赋,才誉与公乘亿相高,功名之士,翕然而慕之,有诗一卷,赋一卷,传于世。”

“霞浦县志”:

“林嵩,字降神(又字降臣),霞浦县州洋乡赤岸村人。乾符二年(875年)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正字,是今霞浦县考中进士的第一人。后经福建道观察使李晦推崇,以品学兼优“闽中之全才”上报朝廷,由僖宗赐给更改乡为“劝儒”、里为“擢秀”,蠲免一门征徭、永荫历代子孙。中和元年(881年)元月,爆发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林嵩弃官司返回故乡隐居灵山中,日以赋诗自娱。

在此期间,他在太姥山麓的蓝溪上修建的蓝溪桥,已被历代志书所记载;他所撰写的《太姥山记》,也成为现在研究福建摩尼教的重要文献。隐居三年后,改文就武,最后官至刺史,独揽一州军政大权。他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晚年辞职回家,先后隐居于岱村和梨溪畔。林嵩词赋在唐朝很出名,所作的《华清宫》、《蓬莱山》、《九成宫避暑》等赋,文辞华丽,寓意深长,很受当时文人学者的仰慕。他所著诗、赋集各一卷,被收录进《新唐书·艺文增》和《全唐诗》、《全唐文》。”

《唐才子传》卷九:

“(周朴)朴,字见素,长乐人,嵩山隐君也。工为诗,抒思尤艰。每有所得,必极雕琢。时诗家称为月锻年炼,未及成篇,已播人口,取重当时如此。贯休尤与往还,深为怜才。而朴本无夺名竞利之心,特以道尊德贵,美价益超耳。乾符中,为巢贼所得,以不屈,竟及于祸,远近闻之,莫不流涕。林嵩得其诗百余篇为二卷,僧栖浩序首,今传于世。周朴山林之癯,槁衣粝食,以为黔娄、原宪不殄天物,庶足保身而长年。今则血染缊袍,魂散茅宇,盗跖不仁,竟嚼虎口,天道福善祸淫,果何如哉!古称饰变诈为奸轨者,自足乎一世之间;守道循理者,不免于饥寒之患,杀戮无辜,乱世之道。每读至止,未尝不废书抚髀欷歔也。”

《唐诗纪事》卷七一:

“(周朴)性喜吟诗,尤尚苦涩,每遇景物,搜奇抉思,日旰忘返。苟得一联一句,则忻然自快。尝野逢一负薪者,忽持之,且厉声曰:“我得之矣,我得之矣。”樵夫矍然惊骇,掣臂弃薪而走。遇游徼卒,疑樵者为偷儿,执而讯之。朴徐往告卒曰:“适见负薪,因得句耳。”卒乃释之。其句云:“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

最后这个故事,在合上的书中也有记载。如是,这时这么一番在文字之间的穿梭,很有些似那时那番在树丛之间的行走。如是,从网上的关于林嵩的一篇今人文章,读到地方上的林姓人口众多、以他为祖、他当年活到九十六岁,似看到他的善。

大路那边的那几树红花,确认了是凤凰木。在走近前去之前,先是在地上见到凤凰花的红缨,这红缨让自己抬头探望,看到了树上开着的花。这红缨引着自己去到那些树下,仰头。在路途上,从那棵白兰树上摘下来两朵待开的,轻轻握在手心。

低徊夷犹,宿北姑兮

---2023年05月10日



===

(以前写的文字,在20220802的这个早上,想起来要以卷积的方式与新的文字交织在一起。过往随文的附图,就不去管它了,去掉好啦。对于自己而言,最有味道的,始终是文字。一天一篇吧,读一遍,修订下错别字(若见到)。)

拂拭尘埃(一二七) 2020.10.18

那地上,躺了一只蝴蝶,一只残缺的蝴蝶,在白兰树和勒杜鹃下的地面上。那儿既有白兰的暗香,也有勒杜鹃花的艳红,旁边还有一棵挂着果的香蕉树。那蝴蝶像是已经死了很久,见到它时,还是忍不住停下脚步,弯下腰将它端详。秋日,陪伴着落地的枯叶,这残缺的它,显得刚刚好:生命即是这样,有绽放的时刻,也有凋零的时刻。

停留一会,见到了它在动,它只是在那里趋近于凋零,这让自己觉到一种什么,愿意更多地停留一会,就当是陪在边上一下,见证它最后的时刻。小黑从别处跑了过来,将它的鼻头凑到它的近旁,它闻到了什么呢?能够被自己感知到的只是它的鼻子的须大概碰到了蝴蝶的身子,那蝴蝶在轻轻地动着,响应着那触动,却已无力远走和高飞。

去爬山,和J君。在公交上朝那去的时候,见到了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儿子,那一双儿子穿着同色调的衣服,那妈妈穿着浅色的短袖,这一家三个坐在了后面。又见到了一个妈妈带着一双儿女,那一双儿女穿着浅色的衣服带着浅色的帽子,那妈妈穿着深色的衣服带着深色帽子,这一家三个坐在了我的眼前。姐姐坐在了对过,独自。妈妈和弟弟坐在了这边。

弟弟有很多话说,在他听到后面的小孩说话的时候,他提请妈妈注意,那儿有小孩坐在后面。最有趣的还是,在某个时候,他挥挥手,跟对过的姐姐,打招呼说着:HI。姐姐茫然地看着他,没能进入他预设的场景。那两家人都和自己一样,在山脚处下了车;那两家人都和自己一样走在了如菜市场一般人多的人行道上,朝那山在的方向去。

J君在人多人少的分界处,朝自己挥手,让自己一下子觉到完全另样,不再是走在攒动的人群当中。由他领着,只是走大路,走着走着,没几百米之后,竟然就走到了人烟稀少的地界,却有宽敞的大道,这是自己最喜欢的走路环境啦。他说前面的坡会有些陡,倒没怎么觉得,或许因为两个人一直在说着话,或许因为那坡真得就不怎么陡。

两边的风景没怎么关注,两边的鸟鸣没有留意听到,偶尔地不知哪里传来一股香味,那是山间淡淡的香,也许是花香,也许是叶香。视野相当开阔,能够看到边上,处于下方的林立的高楼大厦,却因为树木的繁盛,可以不被阳光所直射,虽然这会已经没有了早晨觉到的那种微微的清凉,倒也不怎么觉到热。他觉到有点热了,许是早上跑了步的缘故。

他预先申明了走多久,那个时段在自己看来就是走出去一个小时不到,这不是自己所预想的,却也能够接受。毕竟他还年轻,早上也跑了步,中午饭是该到点就吃的,不像我,我可以一直走,走到天昏,无需吃饭。凡事总有第一次,上一次他带自己进了山,也就是进了山门。这一次,好歹已经入了山里,走着走着,很有点走在岳麓山上的那种感觉。

往回走着的时候,他和夫人通着话,确定好时间和地点。一路上,他有通话,说是有个朋友过来了,说是约他这会上山,然后他反约对方先一起吃了饭,再去爬山,最后他落在了对方先去爬山,下来后晚上一起吃饭。到饭店,他夫人Q君在那已经等候一阵,说起刚才那个电话,那是她的老乡,两口子共同的朋友。她站起身来,出去给对方电话力劝。

结果就成了。在他们三个来之前,我们三个正在闲话:她因为跑步,结识的人上到六七十岁,下到九零后,在正负二十年的范围;我结识的人大致在正负十五年的范围,她的范围宽出许多。等他们三个到了入座,好嘛:两个东北人,两个湖北人,两个湖南人,年龄跨度在六零、七零、八零和九零。喝到高兴了,会发现,其中两位的父亲与我同年。

他们三个一起是上半场,我们三个继续着更长的下半场,聊到天近黄昏,全是各自身上的事,甚少涉及旁人。记不得那是什么时候,他讲了他和她的一些故事,当时让自己很是好奇,她比他年长八岁,那一次说好了等她下次来的时候,我去拜会他们两个,听听他们两个的故事。她接下的那次来到,自己没能赶上趟,是许久后才见着他们两个,首次。

那次的见面,先前的那份好奇已经淡化许多,所以很多并未提及,直到这次。在他们三个的参合带来的气氛高企之后,在三个人可以静下来坐在那聊点什么的时候,重拾起过往尘封的一些东西。比如:他说过,有一次也许是她的生日什么的,他在外地,赶着回去见她,虽然喝了些酒,还是独自上了路,结果出了车祸,小车翻转九十度躺在了路面上。

他说他忘了什么时候对我说过这事,她这一次可以给那事做一个注解:就因为这个,她觉到了她在他心中的份量,才做出了与他走到一起的决定。在那之前,两个的第一次认识,是他陪表哥去和她见面,那是别人介绍的她和他表哥的约会。第二天,他路过她开的店,进去和她寒暄聊天。他说他第一次见她的时候,觉到她和他自己的年纪相当。

她说她起先根本没有把他看着自己的婚嫁对象,只是当着个小弟弟,可以一起玩的。她说她和他第一次约在街头路边吃烧烤喝啤酒,最后喝了很多,但她觉到他那小气样:每次要酒,都是两瓶,一人一瓶,不像她所习惯的,一上就是一件一箱的。她说起来,绘声绘色,说:瞧你这小样,看谁喝过谁。那一次他们究竟喝成怎样?桌上无人问及。完成于2020年10月18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744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05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105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42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69评论 6 38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1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9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39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54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73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45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48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48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8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3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76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52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