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到了3岁就应该上幼儿园,理由很多,孩子到了应该学知识了,自己不会给老师教才行!孩子管不住了,给老师去管!孩子有些不好的习惯了,让他去学校纠正;孩子需要交朋友了;自己实在太忙,没有时间带孩子;老人体力不够,带不好了;老人带的不好,交给老师总归好点。。。。。

    我们首先要认识这个年龄的敏感期(见附件):

     很多家庭对孩子的心理认知非常有局限,只将孩子入园作为一个简单的托管,其实其中学问很多,也是家长育儿水平高低的体现。

      比如我园在6、7月组织的亲子活动,以及今天组织的开学第一日的亲子陪伴活动,仍有家长觉得必要性不大,其实孩子的分离焦虑处理的好,对孩子安全感的建设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比如今天第一天点名、贴自己的名字、认识新朋友,互相拥抱。就是社交能力培养第一步,认识自己的与众不同,看到别人的与众不同。开启集体生活的新里程。真正社会生活的开启,独自面对所有的陌生人和环境,对孩子来说既充满好奇,又无限紧张。

     在看孩子在自己书包柜上贴自己的照片和名字的时候,孩子都不住地打量,并不时返回去寻找自己的照片。其实这个不起眼的动作,孩子就是对环境和自己的认知过程。

    在老师点名时,大声地说“到”,有些茫然地看着老师!然后又左顾右盼中,其实他的大名第一次这样被老师三番五次地叫起,对他自己来说真是充满了好奇!原来自己有这么好听和特别的名字,原来叫这个声音的时候就是叫自己!

    拥抱老师和拥抱小伙伴,有些小朋友就比较排斥,说明对陌生人的接纳他需要时间。对身体是非常敏感的。他会觉得与陌生人拥抱不舒服。这些都是个体差异,非常正常,根本无需大惊小怪!

     在集体生活中,孩子们一定很多不同的美妙体验,这才是孩子要上幼儿园的内心需求。在不断满足的需求中,他们会逐步喜欢,逐步依恋,建立新的群体关系,达到不断的自我成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附::敏感期知识

1.空间的敏感期 3-4岁

特点:喜欢垒高高、三维、钻箱子等

建议:可以多提供类似的玩具,同时可以在这个机会学习各种几何图形,对日后学习几何学奠定兴趣基础。

2.色彩敏感期 3-4岁

特点: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开始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人类认知的发展正是从感觉训练开始的。

建议:给孩子提供多彩的颜料,及相关书籍,为日后绘画兴趣奠定基础。

3.逻辑思维敏感期 3-4岁

特点:不断追问“为什么?”“天为什么黑了?”“为什么会下雨?”“小朋友为什么要上幼儿园?”等等。这些问题总是让家长感到应接不暇,可是孩子却不管不顾地打破沙锅问到底。当我们一次一次地给孩子解答时,孩子开始出现了逻辑思维。孩子正是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建议:保护好孩子这份珍贵的好奇心,如果家长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时家里有一套百科全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时认知的速度是事半功倍的。

4.剪、贴、涂等等动手敏感期3-4岁

特点:孩子从这时开始真正有意识地使用工具,这又是大多数孩子建构专注品格的最好机会。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家里,只要有充分的材料,孩子们都非常乐意选择剪、贴、涂等等这些工作。从身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孩子训练小手肌肉和手眼协调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议: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并劲量不要打扰专心工作的孩子。

5.藏、占有敏感期 3-4岁

特点:开始强烈地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拥有物质并可以自由支配时,才可能去探索物质背后的精神,才可能超越于对物质的占有。而当这些物品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孩子自己时,交换就开始了。与此同时,也就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建议: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空间,比如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房间或者区域。在你进入他的房间或者区域时,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间。

6.执拗的敏感期 3岁-4岁

同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一样,这个敏感期对家长比较挑战!

特点:3岁至4岁的幼儿进入执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岁就提前进入这一敏感期。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发脾气,哭,闹。这时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

儿童执拗的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建构秩序感这一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过分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和“胡闹”,但我们觉得,用“执拗”这一概念来得更准确一些。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地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

建议: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一是要理解,二是要变通,三是要成功。

理解不是特别难,但变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变通得好,才能成功解决问题,才有随之而来的快乐。怎样掌握变通的技巧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

要注意的是,幼儿对秩序的要求起初并未达到执拗的程度,一开始他会不安、哭闹,随着自我的逐渐形成,他将这一秩序上升到意识层面,才开始变得执拗、不妥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蒙特梭利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发现了:“人”的发展也存在敏感期。她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细致、耐心、系统地观察后指出:儿童...
    嘉洋妈咪阅读 375评论 0 1
  • 2016年8月,“黏黏胶熊孩子”2岁10个月,因为老人没法再给看孩子的缘故,不得不让家里的“黏黏胶”提前去上幼儿园...
    山川一沐阅读 405评论 0 3
  • 敏感期的定义 指在0-6岁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表现出对某些事物认知、探索的特别强...
    Emma1986阅读 640评论 0 3
  • 二零一七年 七月二十七日 星期四(大理→昆明) 再见、睡眠与昆明 离开大理的清晨,天空放晴。苍山顶那一...
    伟大的Q阅读 453评论 0 1
  • 文/婉兮 1 那年夏天,阿然来看我。 她放下了考研备战,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昆明,又马不停蹄地搭乘大巴。来到我...
    婉xi阅读 650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