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花费了25年的试验研究发现,通常我们认为成功的决定因素——能力和动机,并不能构成成功的充分条件,因为即使你智慧超群,并且有成功的欲望,你仍然避免不了在成功的途中,被失败打倒而一蹶不振,只有同时具备了坚持不懈的能力,最后才能走向成功。而乐观则是坚持下去的精髓所在,因此,乐观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
每个人看待周围事物的角度不同,而正是因为这些角度的差异,让人们对同一件事情产生千差万别的个人主观诠释,并因此引发不同的情绪反应。
一个刚学会滑冰的孩子,踉踉跄跄地在冰面上滑行,一不小心摔了个人仰马翻。旁边一个小姐姐笑着跑过来扶起了他,男孩非但没有感谢姐姐的帮助,反而气鼓鼓地跑回到父亲身边,连一句“谢谢”都没有说。
父亲很诧异,责问他为什么没有对帮过他的姐姐说声“谢谢”呢?男孩委屈地说,“她刚刚分明在嘲笑我滑得太差劲了,嫌我笨!”
每个人对于挫折事件的解释方法,早在童年期就已经形成。我们都很希望童年是快乐、无忧无虑的,然而事实上,童年也一样会受到悲观及抑郁的侵犯。很多孩子体会着悲观的痛苦,悲观摧毁他们的学业,破坏他们的快乐。最为糟糕的是,悲观成为孩子看待世界的一种方法。儿童期的悲观是长大成人后悲观的来源。
塞利格曼教授认为,判断一个人是否乐观,要看他对于自身遭遇的挫折事件的解释风格,这里说的解释风格是指对原因的习惯性看法。
通常乐观的人,会把自己遇到的失败挫折事件外归因,认为引发事件的原因是暂时的、偶然的,是由外部环境引起的。
相反悲观的人,会把遇到的负面事件内归因,认为引发事件的原因是永久的、普遍的,是由自己的人格特质决定的。
当一个人认定特定事件的诱因是永久性、普遍性的时候,对于改变事态的想法必然是无助和绝望的。这时他就会作出对事情更为悲观的预判,而当不幸结果恰巧应验了他的判断时,他将落入更深的悲观和无助之中,负面思维的不断反刍,陷入恶性循环。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童童对我说,我的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我,班上每个人都在笑。他一定很恨我,现在班里每个同学都认为我是个笨蛋,我真希望地上有条缝能让我钻进去。我不想上学,不想再面对他们。
“每个人都在笑……” “每个同学都认为我是个笨蛋……”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悲观思维模式,案例中孩子运用一种绝对化以偏概全的解释风格,把被老师批评这件事归结成一种普遍性的事情,同时把“我”这个人和“我被批评这件事情”当成是一个问题,批评这件事变成了对他人格的否定。
悲观孩子的解释风格:
所有的人都嘲笑我,不喜欢我。(普遍性的) 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人格化) 老师恨我,我再也没法儿在学校待下去了。(永久性的)
相反,如果孩子只是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暂时性的事件来看待,比如老师这次批评我,主要是因为我这次作业完成得不好,我没有用心去检查可能出现的错误……那么,孩子就很容易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想办法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下次意外的发生。
乐观孩子的解释风格:
我只是这次作业完成得不够圆满。(暂时性的) 同学笑我,是因为我这次犯的错误实在是太低级了。(特殊性的)
老师只是对我这次的表现不够满意,也许他对我的期望比较高。 事实上,孩子8岁的时候,解释风格就基本定型了。你的孩子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就已经有了一种乐观或悲观的看法了。
这个时候发展出来的悲观或乐观的态度是基础性的,如果总是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失败,你可能就会放弃对这件事情的努力,甚至对自身产生怀疑。当新的挫折出现时,你会沿用曾经失败的经验,强化悲观的态度,最后变成一个牢固的思维习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它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是什么导致了孩子悲观的解释风格?
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纵向跟踪调研发现,孩子的悲观并非与生俱来,和现实的生活环境也并非有直接的联系,比如许多人生活在较差的环境里(贫穷、疾病等),但是他们仍然能够保持乐观。 那么孩子悲观的解释风格到底来自哪里呢?
研究发现,儿童时期悲观解释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
1)母亲对因果的解释风格
塞利格曼教授给100个儿童以及他们的父母做了解释风格的测验,结果发现,母亲的乐观程度跟孩子的极为相似,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
令人震惊的是,孩子的解释风格跟父亲的不相似,母亲的跟父亲的也不相似,这表明孩子主要学习了母亲对因果关系的解释风格。
小孩子非常注意父母的言行,尤其是母亲对于情绪化事件的解释。当母亲的解释风格趋向,坏事都是永久性的,不能摆脱的,并且都是自己的错,是由自己引起的,那么孩子会对这种解释一字不落地听进去,并且内化到自己的思维体系当中。
一旦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再现,孩子会自动调出从母亲那里学来的解释风格,并把它运用在自己的场景当中。
2)孩子接受的批评方式会影响他的解释风格
如果孩子接受到父母或老师的批评方式是永久性的普遍性的否定时,他们就会形成悲观性的解释风格。
比如孩子因为一次数学考试没有考好,回到家里,父母看到成绩,情绪上来之后,口不择言: “你怎么这么笨?真不是块学数学的料……” “你这么下去,这辈子就毁了,考不上大学就去捡破烂吧!” …… 这些永久性的负面论断,会加重孩子的悲观情绪,让他们更加绝望,或者干脆放弃努力。
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注意措辞,给孩子贴标签的做法,都是将孩子推入永久性的普遍性的评价当中,孩子不仅会相信他是笨的,还会相信他的失败是来自永久不可改变的原因,孩子因此可能变得抑郁,而这种状态会让他不去尽力,不去坚持,使他不敢冒险达到他潜能的上限。他的悲观性的解释风格就这样形成了。
当你发现孩子犯错的时候,要着重在特定的暂时性的原因上,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和能力。
比如:“你一直是个认真学习的孩子,昨天却因为玩游戏忘记做作业了,这件事令我很生气。”注意就事论事,而不要批评孩子的品格,事情是暂时的,品格相对是永久的不易改变的。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孩子做错事,一定要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具体是哪个行为出现了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全盘否定。因为把错误的问题具体到某一个可以实践的行为上面,可以帮助孩子提升对于解决问题的掌控感,从而摆脱“习得性无助”的境地。
3)早期生活经验中的生离死别和巨大变故
如果这些事件好转了,他会比较乐观;如果这个变故是永久的和普遍性的,那么绝望的种子将深埋在孩子的心中。
降临到孩子身上的不幸越多,他就越抑郁。
一个朋友,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的父母分居了,他的父亲搬了出去。在那件事情之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变得无精打采,成天以泪洗面。他的功课一落千丈,不再和朋友来往,然后他开始责怪自己,认为自己是没人爱的,很笨,这种想法让他变得很悲观。
除了离婚之外,父母之间经常性的吵架,对于孩子同样是大灾难。一些父母虽然没有走上离婚的道路,但是长久的相互不满,吵架直接影响到孩子,引起抑郁悲观的情绪。
有些父母之间可能没有发生正面直接的冲突,但是夫妻之间的冷战仍然会影响到孩子,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不快乐,而这种感受只会增加孩子的抑郁情绪,因此又会引起孩子在学校里的问题的增加,他对问题的解释也会更趋于悲观,恶性循环就此开始。
吵架不仅会影响到夫妻的感情,对孩子也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如果你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话,请在吵架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乐观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每个人在成功路上的必修课,因为乐观的人生,无往不胜。
1)乐观的人更容易成功
近年来研究发现,乐观性解释风格的人比悲观的人取得的成就更多。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乐观的人不会因为挫折和暂时的失败而退却。他们通常会将失败的事件作外归因,认为是环境中的特殊因素导致的失败,所以他们对此会锲而不舍,不屈不挠。
在美国,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入职之初,会经过严格的心理测验,只有那些问卷显示对事件解释风格外归因的人员才有机会进入这个行业,而行业中销售人员成功的数据也佐证了那些乐观的业务员更有可能成功,他们能够在多次遭遇客户拒绝的时候,仍然能信心满满地坚持下去。
2)乐观的人更容易赢得比赛的胜利
我们都知道每个运动员在面临重大比赛时,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人因此发挥失常,还有一些人能够顶住压力,超水平发挥,成为比赛场上的黑马,赢得比赛的胜利。
心理学家的统计数据显示,乐观者在比赛或考试中,更容易有超出其潜能的表现,而悲观者表现则在潜能之下。
这是因为乐观的人会避免限制性的思维,他会努力去尝试,即使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他也愿意全力以赴,并且对自己深信不疑。
3)乐观的人免疫力更强
一项研究根据一些男性多年前写的散文,确定他们在25岁时的乐观和悲观状况,到这些被试人员45岁和60岁时,样本中的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者健康状况更好。
这是因为,乐观的人心胸宽广,由此产生的相应态度和行为都比较有利健康。而悲观的人因为常常体验消极情绪,因此血压更高,这会影响他们的健康。还有研究发现,悲观的人,尤其是遇事就往坏处想的人,比乐观的人更容易遭遇致命事故。
培养习得性乐观思维,让孩子远离悲观
正如悲观的解释风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一样,乐观性思维模式也是可以习得的。通常情况下,消极思想是扭曲的、不正确的,这时要挑战它,不要让它控制你的生活。
改变悲观的解释风格通常可以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转移注意力;第二种途径是尝试去反驳它。
转移注意力是我们短期可以采用的方式,比如很多男士,在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会选择用酒精麻醉自己,暂时逃离悲观情绪。然而逃避不能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始终还是要面对,所以塞利格曼教授推荐我们采用反驳的方法去对抗悲观的情绪,这种方法目前看来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
反驳的方法是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合理情绪疗法又称理性情绪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创立的。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于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
当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A)时,我们自然的反应是不断想它,这些思绪凝聚成想法(B),它们会引起后果(C)。我们的所作所为就是这些想法的直接后果——放弃、颓废或者振作、再尝试。因此只有转变我们的想法(B),才能让我们变悲观为乐观。 转变想法的过程所采取的手段就是反驳(D),也就是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辩论之后激发(E)自身的行动去改变。 这就是利用ABCDE,改变悲观的解释风格的基本原理。
这个原理不仅仅对孩子,对于成人处理类似的问题同样适用。
(1)每当你感到悲伤、沮丧、焦虑的时候,尝试写下自己当时的情绪。 (2)让你自己或者教孩子了解到不好的事情,想法和后果之间的连接关系。 (3)当孩子有了概念后,让他自己去想,除了现有的想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证据可以解释这件事情。 (4)如果有其他的可能性,之前的想法是不是就是不成立的呢。 (5)不断练习。
拿上面三年级的学生童童遭受老师批评的案例来分析: A(事件):我的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我,班上每个人都在嘲笑我。 B(想法):他恨我,现在班里每个人都认为我是个笨蛋。 C(后果):我觉得非常难过,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D(反驳):老师批评我,并不代表他恨我,因为他几乎批评所有的人,他还说我们班是他最喜欢的班。因为我上课不专心听讲,所以他会生气,因为班里除了几个优秀生之外,几乎都被他批评过,所以我不认为同学会认为我是笨蛋。 E(激发):老师批评我,我还是有点难过,不过不像刚才那么严重了。
再回到最开始滑冰的孩子那个案例上面: A(事件):孩子滑冰跌倒,被一个小姐姐嘲笑。 B(想法):她在看我出丑,笑我是个笨蛋。 C(后果):没有道谢,气鼓鼓地回来。 D(反驳):这个小姐姐微笑只是对别人友善,我还看到她对其他的孩子也保持微笑。并且在他们摔倒的时候她也过去扶他们。我才上了2堂滑冰课,初学者经历摔跤也很正常,那边几个学了很久了大哥哥也会摔倒,所以我摔倒,他们也不会觉得我很笨。 E(激发):我不应该跟小姐姐生气,应该谢谢她才对。
合理情绪疗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利用了自我的力量,当人们运用自我的力量去改变思维习惯,自然会带来超乎寻常的自我控制力量,这会极大地激发个人的高自尊感受性,从而彻底地改变悲观的思维模式。
内容来源参考书目:《共情: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育》临界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