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Eva,你每天保持文字输出有什么技巧吗?平时会养成什么习惯帮助自己每日写作?
其实,没有什么技巧,说到一些方法,我在之前*这篇文章里倒是有谈过。
说到习惯,我觉察到一个小奥妙:冥想,在默默地影响着我的每日写作。
我在什么时候写作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心流?
静定的时候。
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提到,
“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
人只有在静下来的时候,才能使内心安定。内心安定了,才能生出智慧、灵感、思想。人拥有了智慧,才能从容处事、从容生活。
通过静定,可以帮助我们唤醒人性的本真、内心的坚守,从而唤回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忠诚。
那么,我每天如何找到内心平静安定的状态呢?
一般情况下,只要我打开简书,开始打字,心就会慢慢安定下来。但有时也会心不在焉,思绪飘忽不定。
这时,通常我会允许自己先停下来,给自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做一次内观冥想。
何为内观冥想?
内观,在印度巴利语中,意思是如实观察,观察事物真正的实相,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
冥想,则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而增强自我知识和良好状态。
简单来说,内观冥想,是一个通过观察自身,来使自己获得身心宁静,并增强自我的过程。
内观冥想的步骤
1. 简易坐姿
我通常习惯用简易坐姿,自然坐下,双腿交叉盘坐,保持腰背挺直,将两手优雅地搭在膝盖上,双肩放松,手臂放手,轻轻地闭上眼睛,嘴角微微上扬。
2. 观受
我们先捕捉到身体对于外在事物的感觉和反应。
比如:
我听到窗外有车流的声音;
我闻到了红枣枸杞银耳糖水的味道,好甜~;
天气有点凉了,我感受到膝盖上有丝丝凉风飘过;
我感受到脖子有点疼痛。
然后,这些感觉和反应,会随着我们的觉知,慢慢地被淡化掉。此时,我们不再把全部的重点都放在身体的感觉上了。
3. 观想
也许,这时我们脑海中会冒出来一些想法、画面。
比如:
刚刚发生过的事
过去很久的回忆
对未来的憧憬或担忧
自己幻想出来的一些场景
慢慢地,我们觉察到了这些想法、画面,我们告诉自己,这些想法我们都看到了,我们可以把这些想法都放下。
那些喜、怒、哀、乐、惊、恐、思的情绪,随着我们的看见,也没有了好与坏的区分。
4. 观行
通常,当身体的感受被看见了,又消失了。那些想法、情绪来了,又走了,消失了。
这时,我们的嘴角又会忍不住地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自在的微笑。
此时,我们的内心会感觉到一种非常柔软、宁静、安全、愉悦、美好的状态。
对于一些长期练习内观冥想的人或道行较高的僧人来说,他们还能达到观识、观空这两个次第。
对于我来说,观行这个状态已可以帮助自己内心安定,所以,一般到这里,我便会重新投入到写作当中去。
小结
关于内观冥想,我看到一位网友写过一句话,
Observe it as it is, not as what you want it to be.
也就是说,如实地观照,而不是带着你的偏见、期待或逃避去体会。
当我们开始用一颗平等心去观察身体内在的各种感知,仅仅只是观察,我们便开始通过实际体验,从最根本的层面将自己一点一点地从习性反应中解脱出来,最终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
所以说,内观冥想,不仅在写作时帮助我自己回到静定的状态,同时还帮助我保持一颗平等心,看天地,看众生,看自我。你不妨也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