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为了什么?为了开启我们本有的智慧。
明白心性,并且忆持真心,就是要让你时刻都不要丢掉正见,不要丢掉清醒,不要被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妄念、诱惑所束缚。
让心属于自己,守住心灵的宁静、光明,才能超越欲望。要达成这种自由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修行开启人类本有的智慧,就是开悟,从而改变命运。
然而,一般人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把现象与想象当成真相。
无明偏重于明,则成为妄念,容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偏重于空,则易堕入虚无主义,失去人生的追求和梦想,浪费大好人生。
只有明与空合而为一融为一体,才是开悟。
明空分离是凡夫,明空合一才是智者。
记得读过《遥远的救世主》其中有句话:“随缘惜缘不攀缘。”许多人做不到不去攀缘,以为可以攀来贵人,确实许多人看上去得到了助力,成为别人眼里一时的成功者。
然而攀缘是因为有欲望,一旦有了欲望,就要用尊言、财富、自由等去交换。只要攀缘就会被控制,就有被利用的机会,失去心灵的自由。
但是能够被利用说明有价值,但要看被用的是什么,是手里的权利?财富?还是体力?然而,往往当你发现不能做时,已经身不由己,被人拉入无法回头的深渊。
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有苦不堪言的体会,或者感觉付出的代价是应该的。只有当代价承受不了时才后悔当初的选择。
凡是违背正道的缘都是孽缘,是宇宙所不允许的,一切以真心利他为标准。
怎样安住真心?永远记住一点,眼前的一切,很快就会消失。明白这一条,也不会被流行与时尚所吸引,不会陷入无明之中。
说到时尚与流行,从来不是我的菜,一点也不敏感,不感兴趣,也不被环境所同化,当你被流行趋势裹挟,就背上了伽锁,不仅让自己跟行势穿衣打扮,还在意他人的眼光,永远没有轻松自在的时候,因为时时处在比较之中。
生命是个巨大的道场,只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世界,用智慧的眼光关照人生,接触的一切,经历的一切,包括曾经的自己,都会变成成长的营养。浊世即净土,烦恼即菩提。
处在人世间,生活在人群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不被影响不容易也容易,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场所,改变看事儿的心态,一切慢慢改变。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身体自带智慧。每个人都有慧根需要去发现,时间是最好的答案,不看一时的风光无限,要看一生的平安喜乐,看做出了多少利益他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