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知道道理后的自己,有没有进行大量的练习呢?
就像学小汽车一样,不仅仅只有科目一和科目四的理论知识,还有科目二和科目三的实际操作。
开车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更多的是要通过练习掌握开车的技能,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如果自己在练车的时候,不够积极,不够主动,态度不认真,就算你知道开车的原理是什么,如果你不去动手操作,那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是很难学会开车的。
道理再好,如果不去刻意练习,不去刺激相关神经元的强关联,这些美好的认知将永远不会真正对自己产生影响。
把认知当成技能,知道或想通一个道理时,不要高兴得太早,想想后面还要做大量的练习,这样就不浮躁了。
2.一开始做不好很正常
在开始尝试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做不好,看不到明显的效果,然后就放弃了。
但如果一开始就能做好,我们还要学习什么呢?
我们应该学会用更成熟的心态包容自己最初的笨拙,即使做不好,也要持续练习,给神经元留够关联时间。
如果我们自己什么都会,那我们还要学什么?
那我们去如何感受这个学习的过程,体会其中钻研的快乐,体会努力之后获得结果的快乐。
而且,一开始都不会,并不是针对一个人,每个人都是如此,大家刚生下来的时候,都不会走路。而是在后面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才慢慢学会走路呀!
所以去包容和接纳那个刚开始笨拙的自己,但是相信不断的去努力,不断的去重复之后,自己会变得越来越好。
只有当自己真正的去练习,真正的去行动,才能够把道理用来改变自己,真正的去影响自己。
大量练习,正向反馈,掌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