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停下思考,别停下阅读,别停下书写,那些缓慢如同蜗牛一样走过的路径,里面藏着生命的痕迹,一片羽毛的重量虽然轻盈,但当它出现在鸟儿的双翼中,便可以和其他羽毛一起,顺着气流,乘着风,将一只鸟儿送上天空。思考让我发现羽毛,阅读带我收集身边或者远处更多的羽毛,然后在书写的时候,这些羽毛经过文字的处理被黏合在一起,成一件羽衣,或一双羽翼,带我穿梭过雾霭流云,走过人生四季。
去年看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今年从书店中把他的《刀锋》带了回家。翻开封面,扉页引用了印度古经典《羯陀奥义书》的一句话“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圣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这让我想起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典狱长将《圣经》交给肖申克时说的那句话“救赎之道,就在其中”。《圣经》我读的不多,对其中藏着的救赎之道尚未搞清楚,就像我也没搞懂,为什么说“富人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艰难”骆驼有兴趣穿过针眼吗?我不懂骆驼。我只是个浩渺人海中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一个家伙。我不懂的东西,远比我懂得多的太多。
所以我也不懂拉里,就像我没有真正的搞懂过思特里克兰德那样。我翻看去年看完《月亮和六便士》之后写下的随笔,去年的月亮照在了今天的夜晚,我试图辨析让我在心底泛起的那一抹清凉,究竟是来自月亮的光还是刀锋的芒。
或许它们本就是一样的,一样的冷峻。两个都有着看起来美好生活的男人,拉里有着痴心的未婚妻伊莎贝尔,她满心欢喜的等着和这个上过战场,当过空军的好小伙走进婚姻的殿堂;思特里克兰德有着将家中大事小情打理的井井有条的漂亮太太艾米,她和思特里克兰德共同孕育了一双儿女。
然后呢?他们跑了,成了世俗眼光中的离经叛道和不可理喻。是的,甚至我用“跑了”这样粗俗的甚至有些市侩的形容来概括他俩,本身就显得极为可笑。但故事就是这样,至于他们跑到哪里,逃避了什么,追逐着什么,成为了什么,期间曲折的情节,我应该交给你,下一个翻开这两本书的朋友。
《刀锋》的末尾,伊莎贝尔得知拉里登上货船后绝望的说“现在我是真的失去他了”。
不,伊莎贝尔,你从没有拥有过拉里,就像你不会真正的拥有过一片月光那样。
你觉得疼痛,是因为你突然发现,打开圆润漂亮的刀鞘,里面的刀锋如此锋利,无法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