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不相信命运的人都会在之后的日子里反复被命运之手打脸,然后摸着肿胀的脸颊,问自己,真的是我不够努力吗。
不是的,诡谲的时代洪流之下,胜者不一定赢,败者必定输到一无所有。
“伯文,你来了,你爸爸还好吗?”
这个礼貌的小伙子是刘希妏的大外甥,她算是看着他从一个小男孩长成如今的高个子文绉绉帅哥。
刘希文给张姐聊过,她以前有个很好的朋友,死于难产,所以她一直不敢生孩子,她先生也同意。
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还是喜欢小辈。
所以第一个小辈伯文从小受她的庇护最多,他开始上学之后兴趣班的所有开销都是由姑姑来负责。
伯文自己也知道姑姑对他好,自从他有了妹妹之后,爸爸妈妈总是会说,“姑姑喜欢你,你就要多去她那里,姑姑没有孩子,她有闲有钱,肯定会给你提供好的生活。”
“我爸还好,他还有几年要退休了,现在单位也没有什么活儿给他,有时候早上去趟单位下午就回家了。”
“你姑父的事对他没影响就行。伯文你呢?你现在干得还好吧?”
伯文心中想,像自己父亲那样见风使舵的人很难会被影响。
而姑父......姑父已经......
有时候他觉得和姑姑聊天完全是正常沟通,但是有时候她又会否定大家的已知事实,他虽然不知道姑姑什么时候能坦然接受姑父不在这个事实,但是他更愿意瞒着姑姑。
“上面风向变了,我现在换了个部门,不做东海岸的国际交流了,不过换了之后就要频繁出差,我过两天就要去阿拉伯国家,还不知道要去多少个国家,这一趟也不知道要多久,先来看看姑姑。”
“我们家伯文就是优秀,去其他国家一定要谨慎点,注意安全。”刘希文慈爱地看着他。
伯文自己去努力争取来的事业,他很热爱。在工作上,他能把姑姑培养他的所有知识,能力,技巧用上,而不是听父亲的话,死命考试,然后找找关系继续“传承”他爹的不作为但旱涝保收的饭碗。
“好,我到时候会抽空打电话回来。”
伯文坐了很久,聊了很久,刘希妏让张姐把家里的坚果拿出来,把进口的那些奶条都拿出来给伯文吃,其实早已经是大人的伯文不怎么吃这些了。
这些都是张姐备着打算哄刘希文,只不过是犯病时候的刘希文。
当她进入那种状态的时候,旁人摸不清她的心理岁数。
只不过她说什么,张姐就帮她做什么。
有时候,她会让张姐把那双马靴拿出来,给她晒一晒,她抽空要和肖霆宇去新疆骑马;有时候她会问张姐,肖霆宇从日本给她带的史迪奇怎么不见了,其实张姐压根没见过什么史迪奇;有时候她又要吃一些小孩子的零食,那些是在她清醒时候压根不吃的东西。
张姐一开始掌握不住她的心理,就会打电话给伯文。
后来伯文给了张姐一张卡,让张姐有需要就刷卡,姑姑想要什么就都买回来。
大家都称伯文是个懂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只有伯文知道,这笔钱不是他的,是姑父的。
“对了,伯文,你之前要给我写的那本书,写好了吗?”
“写好了,但我忘记带u盘了,一会儿我回家再传给姑姑。”
“好。”
刘希文其实自己也知道,她年纪大了,脑子有时候会混乱,她就让伯文帮她写了一部第三视角的日记,方便自己回忆一下。
伯文一开始只是在电脑里敲敲,留存记录。
有一天敲完那几万字之后,早上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闭上眼,他仿佛看到了姑姑的一生。
姑姑那个时代的阳光也是如这一般吗?
阳光落在人身上,不论是英雄,伟人,平凡人,脸上都是一样亮堂,影子差不多长短。历史并不只为英雄,伟人,成功者而写,历史是每个人的历史,或浓或淡,或深或浅,恢宏是恢宏的,灿烂是灿烂的......
时过境迁,很多事随风就飘散了。
而他不想让风吹走这些事,他摘选了一下,改了下姑姑名字,网络世界他不想打出姑姑真实名字。
以“刘希妏”这个名字在网上发出了第一章。反响一般,不过有少量人在追,伯文也就有动力继续更新。
更新到第十章时候,引入了姑姑的初恋男友李皓洋,然后这就会变成追书的大家最喜欢的三角恋剧情。
只不过在给姑姑写的那份日记上,从一开始就有着她和那个叫李皓洋的故事,篇幅占比不小......他迟疑了,这瞬间他不想写纪实文学了,姑姑这一生就应该过得幸幸福福。
他思考了很久,最后还是做出改动的打算,不要那些章节了,就当“刘希妏”和“李皓洋”从来都不曾认识。
他心想,我一直是站姑父这边的,没有“李皓洋”,他们一定会很幸福。
他点开关于姑姑的文件夹,删除了所有关于“李皓洋”的记叙。
网上发布的文章里已经有“李皓洋”这个角色了,不想删除这还算受欢迎的一章,他编造了一些情节让故事饱满,最后出于对“李皓洋”的恨意,把姑父的结局加在了这个人物身上。
可能是因为随意篡改,心虚的伯文冷不防在键盘上打出,“姑姑,我是您带大的孩子,我是最像姑姑的人。”
小时候刘希文培养了伯文每天记日记的习惯,等他回到家之后,爸妈偷看日记,他假期住在姑姑家的一切事情都通过日记被爸妈知道。
本来伯文是没有发现的,直到有一天妹妹说:“哥哥,姑姑不是给了你一个那种九十年代的老熊八音盒吗?你给我玩玩。”
伯文不解,他可从来没有和别人说过,因为他很喜欢,所以更要珍藏。
从小,他展示出来的任何物品都会被妹妹要走,而爸妈就是一句,你要是喜欢,让姑姑再给你一个。
后来,他停掉了记日记的习惯,再一个假期,刘希文闻他怎么不写日记了。
他这才说出来爸妈和妹妹都偷看他的日记。
姑姑只是笑,“因为我们的伯文太实在了,写的都是真实的。真实的东西只能放在心里,放在潜意识里。记日记,也是可以有艺术加工,也是可以有春秋笔法的。”
“什么是春秋笔法?”小伯文问。
“就是明面上写了一句话,其实你这句话隐藏了很强烈的感情色彩,不过,别人不知道你写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