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吗,这本书上线的时候,应该是元宵的前夕,所以今天的讲书是最美相遇,为什么这么说?从一首动人的词说起,《青玉案·元夕》。
很多人听到这个题目,就已经报出名字了对吧,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好美对吧?辛弃疾,人称“词中之龙”。你看我们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现在我们说到了“词中之龙”辛弃疾。
什么叫作“词中之龙”,就是王者,气场大。我们上学的时候学到辛弃疾,会记住一个标签说豪放派,但这首词读完,你还会认为他是豪放派吗?肯定不是,那他是什么派呢?你看它是至情之作。
我们先细细地来理解一下,就是元宵之夜,这是中国传统的佳节,非常隆重,火树银花 宝马香车,大家通宵达旦地出来玩儿,特别快乐。就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女子,那是我在梦中寻找了千百次的人,一朝相见,非常惊喜。
那个美人遗世独立,可是她究竟是个美人呢,还是你心中的愿望呢?或者是你此生的理想呢?我们不知道。但从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就多了一个美丽的相遇,那在中国的文化里就打下了一个烙印,这叫一见钟情,矢志不渝。所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个千古永流传的佳句。
我们之前讲过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在里面就是说古今中外,能够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然经过三重境界对吧,那么辛弃疾这句词就是成大事必经的最高境界。那怎么来理解呢?
我一直说困难这个词,其实你拆开来看,就困在里面,你就觉得分外的难。那如果你不被它所困呢?你拖着这个困难往前走,走得足够远,它就消失不见了。所以回头看,才知道其中真意。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认准了方向,确定目标,接下来刻苦地磨练自己,这个叫作学习的能力。然后傻傻地坚持,你就能够坚持到回头看的那一天,你才知道当年的那些经历对你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回头看,才知道我走了多远,在灯火阑珊处,发现自己的所爱,得到或者领悟自己所追求的那个最为重要的东西。
那辛弃疾不仅仅创造了这个境界,他的一生就是这句词的现实版,为什么这么说?你可能还不够了解他,但你不会不知道他“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个句子。你说我知道我知道,那么我们接着往下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男儿到此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等等这些,包括“不尽长江滚滚流”,你会说这些好像都听过,那他都出自这个人——辛弃疾。
那我们之前说,他是豪放派词人,那是要对付考试的。等到你真正的像我一样,对辛弃疾有了感情,对他的词一篇一篇地来细读,你可能就没办法给他贴一个简单的标签,这不适合他,因为他丰富。
那辛弃疾是什么派?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答案现在叫自成一派。你看他写的那些句子,这个人都不在了,但是句子一代一代传下来,每个人都觉得你的生命中好像遇到过辛弃疾,你亲耳听见他说这些心里话,你亲自体验了这些句子里的人生,你会觉得他好懂我,他简直就是代我说出了我的感情。
辛弃疾不但是词人,还是个能治国的将帅之才
那辛弃疾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顾随先生就讲说稼轩,就他的号,辛弃疾号稼轩,“稼轩无论政治、军事、文学,皆可观,在词史上是有数人物。”就是排排坐,他也分到一个大果果。
那他是一个眼界极高,心肠极热的山东老兵。你说这个我听懂了,但请不要误会,好多人听到这儿就以为辛弃疾是一个大块头,是个兵,并不是。顾随强调这一点,是在说他一点都不文弱,而且他不懦弱,不优柔寡断,没有那些文人刻板的那些坏毛病。
但辛弃疾绝不单纯是一个老兵,他是个大英雄,还是军事家,他有治国之能,也是将帅之才。我们之前说中国高度谁可以代表,中国速度谁可以代表,那辛弃疾能够代表的是什么?叫中国强度,他强则国强。
在那个时代,辛弃疾个人的命运和那个历史时代,完全地捆绑在了一起,所以顾随先生也说,说“稼轩真是有才干,他颇似魏武帝老曹”,就是说辛弃疾的才华和谁相似呢?曹操。这个说得很到位。
辛弃疾的词也就像曹操的词,那是有大本领、大作为的人,才写得出来的。所以雄才伟略,武艺超群,这就是辛弃疾,他像岳飞一样,是能够领兵打仗的,所以非常的铁血。而作为一个词人,那是万般无奈,他被逼着成了一代宗师,给我们留下来了600多首词。
你说怎么叫逼着成为了词宗呢?作家潘向黎有说过一句话特别好,她说辛弃疾这三个字,每次一念起来,那个积弱积贫、动荡不宁的朝代,那个热血和屈辱,梦想和痛苦交织的时代,就呼啸着扑到面前。
所以我们来读辛弃疾,不能把他割裂,放在文人的序列里来讲,我们还要把他放在通史的序列里来讲,这样的人是词人里的异数,他有非常健康的体魄,但同时又有特别灵敏的感觉,他想改写历史,但最终他连自己的命运都左右不了,我们就来细说说他。
辛弃疾是在1140年的5月生于历城,他出生的时候,山东这个地区已经沦陷在金国的手里面十三年了,所以他是出生在沦陷区的,这就为辛弃疾一生忧国忧民,然后一直想要收复河山定下了一个基调,还真是很有宿命感。
史书里记载,少年的时候,辛弃疾和党怀英是同学。那有一次,两个人就是为他们的前程占卜,党怀英得到了一个字,叫坎,在《周易》里面,这是北方的意思。那辛弃疾得了一个字,叫离,这是南方的意思。所以辛弃疾就决心,我要南下去,归宋。
其实这个说法有点表面化了,我们细细地来梳理辛弃疾的成长背景。
他的祖父辛赞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辛弃疾父亲早亡,所以他是跟着祖父长大的。那么在金兵占领济南的时候,辛赞就被这个大家庭拖累,有很多的职责,所以没有办法及时地脱身南下。那后来,只好在金朝做了一个官,但是他时刻没有忘过自己是大宋的子民。
所以辛弃疾就回忆说他小时候跟着祖父去登高望远,指点山河。祖父有两次都带他进入金国的首都燕京,就是现在的北京市,干什么呢?打探金国的内部矛盾,然后获取金国的战略部署和地图,勘察山川地形。
所以从很小的时候,辛弃疾的血液里面就有一个词,叫爱国。收复失地,洗雪前耻来解救苍生,这是写在了他的基因里的,他不能够忘记南宋。那史书记载长大以后,辛弃疾完全是一个标准的武士,他长什么模样呢?“肤硕体胖,目光有棱,红颊青眼,健壮如虎”,就是说他胖胖的,其实是那种壮壮的样子,目光看人的时候有棱,就是有棱角,是很锐利的。然后青眼,就是说他的这个眼睛是放光的。
所以古人的帅和我们现在的标准不一样,这个也能看出时代特点,就辛弃疾这个长相,跟谁是一挂的呢?就是关羽、林冲,在乱世里,就这样的人,你一看他是一个动物,他是王者,他要吃那种带肉的东西,非常威猛,他不能柔弱也不能犹豫,他要肩膀上扛事儿,有担当的血性男儿。
所以我们说山东大汉,就是能像刀一样立起来的,不是像水仙花一样开放的。那么粗暴点讲一下,这个类似于什么?就是郭靖跟许仙的区别,他不是那种文人。所以读辛弃疾,把他放在大历史的背景里展开,你就能理解周济评论他的一句话,说“稼轩固是才大,然情至处,后人万不能及。”这就说到了他的根子上。
他才华横溢,他非常地深情,“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就是后面那些抠抠搜搜的小人物,然后动不动就辜负、背叛,然后不敢担当的人,怎么能跟辛弃疾比呢?所以这几个字——才大、情至、英雄本色,才是辛弃疾的坐标。
他的名字出现在《中华通史》里,翻到第五卷,宋辽金史前编,然后就有一页叫“恢复之议”,这小标题下出现了辛弃疾的名字,那这里记载了什么呢?就是他们在商议怎么样恢复失地,以雪靖康之耻。这始终是南宋朝野中,有志之士心目中的一种愿望。
所以辛弃疾是一个极富声望的人,不仅仅因为他文学上的成就,还因为他在带兵打仗上前线卫国的这些情结。
辛弃疾很年轻时就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那放在诗词史上,辛弃疾当然也是个一流人物。这样的人其实有个共通之点,就是他们只听从内心的召唤,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生的。
我们来看辛弃疾的一段故事。
在绍兴三十一年的秋天,这一年辛弃疾21岁,发生了一件事,就是金主完颜亮,这个词一出现,你有没有想到《射雕英雄传》?他率领六十万大军南侵。那这个时候,北方的汉族就纷纷地起义,那辛弃疾怎么办?他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部队,然后加入了一个叫耿京的人领导的队伍,他担任耿京的掌书记。
这个时候二十出头,辛弃疾就决定我要对抗了,我要成为英雄去杀敌。那他认识的一个僧人叫义端,也带着上千人加入了耿京的队伍。但这个义端是个聪明人,聪明打引号了,就聪明太过,以致于什么呢?出尔反尔,不能够坚持自己的诺言。
有一天晚上,义端竟然偷了耿京的军印逃跑了,为什么?他要投靠金人,向金人献印,告密。那这当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辛弃疾听说这件事,就带了一小队人马去追赶义端。赶上了,他一个箭步窜出来,就把义端砍下马来。
那这是生死关头,怎么办呢?义端跟辛弃疾原来是有交情的,他就讨饶,这个话说得也非常的别致,他说你是青兕的化身,力大无穷,你能杀人,求求你不要杀我。什么叫作青兕?就是青色犀牛,我们在《故宫的古物之美》里就讲过那个青兕,青色,重达千斤。
所以义端就巴结辛弃疾,怎么说呢?说你是神兽青犀牛的化身。这个马屁拍的当然很好,但辛弃疾毫不动摇,他一个字都不多说,一剑就杀了义端,然后就带着义端的首级和军印纵马回来复命了。
这让辛弃疾在军队中就一战成名,大家都非常地拥护他。那他的性格和遭遇在他自己的词里面,全都能够看得到。就不论辛弃疾写什么,都会别开天地,就这种自我意识非常强大,不拘一格,而且敢于担当。就像他斩杀义端一样,那是绝对不拖泥带水的。
我们讲一首很有代表性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开头这一句就流传千古。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中年以后所写的,但它非常的辛弃疾味儿,就是不可一世。他的终身的愿望是什么呢?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然后为我“赢得生前身后名”,这就是他的抱负。那也因为辛弃疾的这种热血,那在中国的词里,也第一次出现了金戈铁马,到处能看到兵器的影子,各种军事行动,军旅生涯,真正的是满纸刀光剑影。
那这首词是辛弃疾后来跟他的好朋友陈亮,就是他一生的挚友写下的一首词,就回顾当年我在山东的时候,我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那第一句上来就侠气干云,“醉里挑灯看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军营里面接连不断响起号角声,你把酒把肉分给部下们来享用,然后弹奏乐器,那奏起的是什么呢?雄壮的军乐,是鼓舞士气的,我要沙场秋点兵了,就大阅兵,要上战场了。
所以辛弃疾肯定在这个时候,就回忆起了自己年轻时候,20出头追杀叛徒的那一幕。“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卢是一种名马的名字,就是它的额头上有一个白色的斑点,性子非常的烈,跑得很快。相传那个刘备的坐骑就是的卢马,就带着他从襄阳城西,那个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就是这个马的功劳,所以这是名马,那它是配英雄的。
那英雄要干什么呢?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辛弃疾毕生愿望。最终“可怜白发生”,非常沉痛,这一辈子唯一的心愿并没有实现。所以生不逢时这件事,辛弃疾如果认了第二,就没有人敢说自己第一。
他一生所有的好时光,正好和宋朝40多年的主和派当权相重叠,就这个时候,宋朝是不愿意打仗的,无心抵抗,这是段灰暗岁月。可是辛弃疾是个主战派,那他出生的第二年,南宋小朝廷就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那和金国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约。
辛弃疾25岁,就已经在军中一片威望的时候,他觉得他可以顶天立地了,那朝廷签订了个什么呢?隆兴和议。
在辛弃疾死后的那一年,就是1208年,嘉定和议又签订了,所以这就是辛弃疾的运,他的命就是要放在历史的节点中去看。那还好有词,这是辛弃疾一生不甘心不服气的出口,你在词中看到他的骨气,看到他的不甘,也看到他绝不献媚。
遭遇突变,他率五十人奇袭五万人军营
到了辛弃疾23岁这一年,又发生一件大事,他正式地南归了,是什么事呢?
这个时候金廷另立新主,重新稳定了北方,那开始对这种各地起义的小团体各个地击破,那辛弃疾就劝耿京,说你要归附南宋朝廷。所以在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就让辛弃疾去秘密地沟通一下,辛弃疾就从山东到达现在的南京,那这个时候宋高祖赵构就正在南京慰问部队,慰问士兵,就接见了辛弃疾这些人,然后对他们表示了赞许、欢迎,正式地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那这就等于朝廷认可了,给你转正了。
那辛弃疾高高兴兴地就带着宋高宗的使者和文书返回,结果即将回到军营的时候听说一件事儿,耿京竟然被杀了,非常吃惊,谁干的?一个叫张安国的手下,他杀掉了耿京,决定投降金国的部队。
这个时候义军一片溃散,这叫风云突变,就被人黑了。那辛弃疾怎么干?就是英雄的干法,我们来看历史。他提剑上马,率领了五十个勇士,干什么呢?叫奇袭,奇袭金营。金营有多少人?五万人。
那谁也没有想到,这一个叫辛弃疾的人会带着五十个人,杀进五万人的营地,怎么能这么干呢?当时张安国正在营地里面跟金国的将领们喝酒,他觉得志得意满,辛弃疾就带着这个小部队从天而降,生擒张安国,把他绑在马上,然后奔出了这个营队。
张安国的部下们就得追,救他的主帅,追出府门,辛弃疾就回头,慷慨陈词,就演讲,说南宋要出师攻打金国了,你们这些人应当振臂相拥才是,而不是屈身金国,义正词严,这个演讲激动人心。
那这些人本来就是耿京部队里面的义军,因为张安国杀了耿京,他们就迫于压力跟着张安国投靠了金国。那现在那个叫张安国的人,已经被绑在辛弃疾的马上了,辛弃疾要把他抓回去杀掉。那这些人想一想说那个群龙无首,现在谁是龙?辛弃疾是龙,又觉得我还是南宋的子民,那又跟着辛弃疾,上万人响应,奔回到南方。
所以辛弃疾回到南京,把张安国献给宋廷处置,宋高宗就下旨立即斩之于市。这个壮举实在是太传奇了,轰动朝野,然后“懦士为之兴起”,就是懦弱的人很汗颜,然后觉得也要鼓起勇气,“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天子赞叹这就是辛弃疾干的事。
所以有人就在说,大家现在在讲说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就是佛系、躺平,然后觉得没意思,精致的利己主义,萎靡不振,那这些人应该怎么办呢?就应该读辛弃疾,因为辛弃疾专治气血两亏,专治你的虚弱和颓丧。
那辛弃疾作为一个英雄,你服用他是有疗效的,但这个英雄的运气如何呢?他回归了南宋,可是宋高宗并没有按照承诺封赏辛弃疾,只是给他任命了一个小小的官,协助那个长官处理政务和文书案牍,又把辛弃疾带来的这些南归的士兵们、将领们编入到了正规军里面,但事实上,辛弃疾就没有了军权。
那这个时候,辛弃疾什么样的处境呢?他其实对南宋的政治生态并不怎么了解,那他就观察,然后盼望,盼着自己被重用的那一天。它来了吗?
到了1162年,宋高宗让位给自己的养子赵昚,这就是宋孝宗,这是南宋最有作为的一个皇帝。那辛弃疾的机会来了吗?
首先,不管机会来不来,他自己争取刷存在。在1165年的秋冬之间,辛弃疾已经在南宋待了4年了,那怎么办呢?时不我待,他想让皇帝重用他,然后他就上书,他从审势、察情、观衅、自治等等这十个方面,写了一篇长文,核心依然是陈述怎么样抗金,怎么救国,怎么统一大宋、收复失地。
这些战略战术,辛弃疾自己满意极了,他觉得宋朝这些官员们应该像喜欢芹菜一样,喜欢我的十个观点,叫十论,所以起了个名字,叫《美芹十论》,呈给宋孝宗。这个奏折呈上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知所踪。直到1170年,宋孝宗无意之中翻到一篇文章叫《美芹十论》,打开一看惊为天人,决定召见辛弃疾。
那就在延和殿上,辛弃疾终于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开始长篇大论来论述说我们现在国家有什么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怎么样应对,怎么杀敌,这个重要性怎么样,有非常强的这种现实价值,结果呢?皇帝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只是把他调到了南京,进了核心,任司农寺主簿,以示皇恩浩荡。
演讲不成功,原因在哪里呢?不知道,说法很多,但是很显然,皇帝也认为辛弃疾有才,但是辛弃疾这个人呢?皇帝可能打了一个问号,这就影响了他的命运。所以辛弃疾这个人是非常有争议的。
那他生命中有没有遇到贵人呢?真心有人赏识他的人在吗?有的。
淳熙元年,辛弃疾34岁了,他被聘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个时候他的上级领导有一个人叫叶衡,叶衡对辛弃疾非常的器重,认为辛弃疾慷慨有大略,堪当重任。那这个叶衡后来真的是位高权重,他一直做到了宰相,那他就一直在提拔辛弃疾。
那有一次他要高升了,那辛弃疾就在一个叫赏心亭的地方为他送行,那一方面是庆祝赏识我的这个人,你做更大的官了。另一方面,他也是希望你不能忘记我,我也想要做一点事儿的。那他就写了一首词,就是《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这个时候,其实叶衡还不是丞相,但是借辛弃疾的吉言,后来他就官运亨通。我们来读一下这首词。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在这首词里,辛弃疾首先捧叶衡。你看一个人想要被重用,他要怎么做?辛弃疾说叶衡先生,你是超凡脱俗的高人,那你登上赏心亭这个位置,就有无数的青山都有话来要向你倾诉,其实就是说求赏识、求重用,那我,我好惨,你看“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我想要的那个东西,它始终没有到来,我就没有被重用,头发白了,都是愁白的。可是我不抱怨吗?头发白了怎么办?“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就是你看那个沙鸥鸟,那就白色的,它不一身都是愁吗?
所以看得出辛弃疾在这里,虽然在要官,但是不掉价,他依然非常体面。那这一年的年底,叶衡升任了右丞相兼枢密使,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那果然就向皇帝举荐了辛弃疾,宋孝宗就看在叶衡的面子上,把辛弃疾调入了户部,任仓部郎官。
那这一年的六月,叶衡又推荐辛弃疾到江西去当提刑,节制诸军,镇压一个叫赖文政的茶商军。辛弃疾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就他是要骑马要打仗的,所以他到了那里就招兵买马,把茶商军包围在深山里,然后切断他们跟老百姓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吃不上饭,让他们没有军粮,所以赖文政被包围了很久,就是弹尽粮绝,不得已出来投降。
按说这是一个好事对吧,那辛弃疾怎么处理这些变节的人呢?朝廷已经来了一纸赦令,不要杀他。辛弃疾怎么样?他还是立斩赖文政,就把他杀在这里了。所以有时候我读到这段,我在想如果辛弃疾处于岳飞的那个境地,他会怎么样?岳飞不是接连地被十三道金牌催回来,然后被陷害杀掉吗?辛弃疾可能就不会这么做,他的性格就可以看出来,我要做的事情,我主意很大,你想改变我非常困难。那“将在外,不由帅”,你这个命令到了,到了我告诉你,我已经把这事干完了,你能奈我何?
仕途不顺,辛弃疾隐居田园游山玩水
所以这一次茶商军平定了之后,辛弃疾的官阶升了,但是他的争议更大了,所以心情非常的郁闷,为什么?他的争议更大了,而且接下来很快发生了一件事,就是辛弃疾所仰仗的叶衡,那个非常欣赏的人,因为被别人诋毁,然后被罢相。
辛弃疾的靠山倒了,然后这让他心情非常的郁闷,这种心情,我们可以从一首词里看出来,这是最矛盾的词,叫《摸鱼儿》,这是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等一下解释,那个词是这样写的。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40岁了,他南归那一天,算到现在17年了。那这一次,他从湖北转运副使,调官到湖南,就在这四年期间,他改官了六次,那这一次调令,他去干什么呢?照样是担任一个主管钱粮的小官,杀敌上战场距离他越来越遥远,四个字概括辛弃疾这十七年的英雄梦想,叫作事与愿违,就是好惨对吧。
那临行前,他跟自己的同事王正之就在山亭下摆了一个酒席,为辛弃疾送别,他就提笔写了这首词,表面上看起来说的是什么一个美人伤春,然后蛾眉遭妒,但实际上就是我能接受事与愿违吗,“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就是赵飞燕、杨玉环都是千古美人 难得一见,再美好,红极一时的人和事都会化为尘土。可是“闲愁最苦”,说我不得不接受,但依然不平,依然反抗。人闲在这儿,一身的抱负没有地方释放,这才最苦。
那我读这首词,总会想起屈原的《离骚》,那它是一样的,他就是真的是骄傲,心气极高,才艺超群,可是总是靠边站。所以有人就评论《摸鱼儿》说了八个字讲辛弃疾,“肝肠似火,色貌如花”,这八个字简直太精准了。
辛弃疾他的人和他的词就是这样的,他肠肚里面忠肝义胆,一团火,然后你看起来真的是像花一样的绚烂,然后他是怒放的感觉,就这个人容易怒,可是他永远在燃烧,但这个火烧到哪儿呢?不知道,就是前途都没有路给他走的,一片苍茫。
那在淳熙七年,辛弃疾被调到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市担任江西安抚使,这个时候,江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就春天的种子刚播下去青黄不接,老百姓眼巴巴地在等着米下锅,可是奸商趁机囤粮,抬高米价,爆发了饥荒。然后就有一个恶性事件,就平民去抢商人的粮食。
那辛弃疾作为这个地方的长官,怎么干呢?他向来信奉的就是乱世须用重典,就铁腕,他就挥舞着大棒,杀无赦,逮住所有作奸犯科的人,他连司法程序都不走,全部当场斩头示众。
那这个混乱很快就被平定了,但是负面后果很严重。就是如果放在我们的今天,这种行为也会被很多人诟病,那网上估计都骂开了,但是现在我们是法治社会,你有法可依。那个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在混乱阶段,那就一个人说了算,所以辛弃疾的这种行为就被很多人弹劾,御史就说他说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就是你贪污腐败,花那么多的钱,像流水一样,而且你对人命那么地轻贱,你杀人像割草,这是当然特别严重了。
所以到第二年的年底,辛弃疾就被撤销了一切职务,仕途彻底幻灭,这一年辛弃疾四十一岁了,怎么办?转型,往哪儿转?就出现了一个名字,辛稼轩,这就是稼轩居士的由来。
这是1181年,辛弃疾已经无官无职了,怎么办呢?回到上饶带湖,就过起了家居的田园生活,就在这里,他成为了辛稼轩,他在带湖生活了将近十五年,就过着这种半退隐的生活。
那饶州城往北一里左右有一片空地,三面挨城,一面就靠着这个湖泊,这是天然的风水宝地。辛弃疾还在做官的时候,有一次来到这视察工作,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地方,然后他就把这个地买下来,根据这个地势,在高的地方建房子,低的地方就是开辟水田。他修建了一个大庄园,他后来就住在这里。
这是真正的豪宅,有多大呢?超过十万平方米,这个庄园的名字就叫稼轩,所以这就有了辛弃疾稼轩居士的号。这个庄园里亭台楼阁、池塘园林,这景色非常美,下了大功夫装修的。那庄园里面,还养了七个小妾,什么田田、钱钱、整整、香香、卿卿……就很多。
你说你日子怎么能过得这么好呢?造庄园需要很多钱,钱从哪儿来?不知道。养这些美人,然后每天喝酒要花很多钱,钱从哪儿来?也不知道。可以知道的是,辛弃疾的生活很奢侈对吧,所以别人就继续指责他,说你好杀、好财、好色,这都坐实了,你这个人人品不行。
辛弃疾也大方地承认说“自笑好山如好色”,就是我爱那个美色,简直就跟爱山水是一样的,我对美的东西就没有抵抗力。所以在这一段日子里面,辛弃疾已经彻底得放飞,而且他也失去了所有的势力,就人是从高处跌下来的,可是一旦回归生活,你才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趣味。
有些人就是离开了高的位置,离开人群和热闹,你就发现这日子过不了了,他不知所措。他今天不能跳广场舞,不能打麻将,他都觉得那我应该干什么呢?非常惶惑。但是真正内心丰富的人是能够独处的,而且在任何时候都能自得其乐,就是自带中心感,我在哪里,哪里就有中心。
但是就在这一段家居生活中,我们又能发现他的一面是什么呢?就是特别有趣,有趣的灵魂,他能够跟山水花鸟、万物生灵对话。日子怎么过呢?四十三岁了,辛弃疾就在这个带湖边上种下一排一排柳树,然后插上那个很稀疏的篱笆。他就因为喜欢这个湖,也就爱屋及乌,喜欢这个湖上的鸥鸟,就发誓要跟鸥鸟结盟,叫鸥兄鹭弟咱们拜把子吧,他拿着拐杖,脚穿麻鞋,就在那个湖畔竟一日而千回,就流连忘返。
他拜把子的时候说什么呢?我要跟鸥兄鹭弟结为同盟,无论福祸、贵贱、疾病,都不能把我们分开。他写了一首词叫《水调歌头·盟鸥》,就“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就咱们现在已经成为兄弟了,以后就不能彼此猜疑,就是共进退,然后彼此交心。
这个交友观真的非常大气和浪漫,他就是认为诚信和忠贞是最重要的,他就跟这些鸥鸟说了,那鸥鸟怎么回应他呢?那是个鸟,它就站在水边,然后盯着那个鱼,一心想着怎么捉到那个鱼,对辛弃疾的美意不理不睬。辛弃疾就把它写到词里面,然后他在这里喝酒,就写一首《西江月·遣兴》,我特别喜欢这首,所以特意讲给大家听,这首词怎么写的呢。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我喝醉了酒,哪儿有功夫发愁呢?那我最近才开始明白说这个古书上的话,叫“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点用都没有,就是一个酒后狂生的语气,那醉了以后干什么呢?“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你昨天醉倒了,就在松树的边上,我就耍酒疯欺负一棵松树,问人家说,你说说我醉成什么样了?“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以为松树伸手要来扶我,用手一推说滚开。
这特别有趣,你就能看到这个人的性情。那还有一首词叫《丑奴儿近》,标题里面有一句话说“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博山道是一个地方,那“效李易安体”,你说这个名字我有点熟。对,李易安不就是李清照吗?那这首词就算得上是辛弃疾跟李清照的梦幻联动了,大IP顶流凑在一起了。
所以我们读了诗词,听了我今天讲书,你就不能只知道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你到了大明湖畔,可以去看看辛弃疾。我们来读一下这首词《丑奴儿》。
《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最后这几句就看得我大笑,之前不是说辛弃疾跟这个欧鹭结为兄弟,拜把子了吗?那他这回再看见白鸥在天上盘旋,就怪人家说我们不是兄弟,你怎么不来跟我亲近亲近?你是不是新来的?怎么着,你有什么讲究,你有什么话说?
后面这几句很有意思,这就和李清照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有相似,但其实很不同。所以作家潘向黎就是说,说你读辛稼轩的词,真是目不暇接,你刚刚看到他壮阔处龙腾虎跃,吞吐八荒,一转眼就见他柔情处有清有丽,妩媚深婉。然后你发现说他劲气内敛,潜气内转,忽然又粗枝大叶,别样风流。
而且读过这一首我就发现,一个人是不是幽默,一个人是不是能够苦中作乐,这还真不是教的,这是自己的个性。所以在上饶那个宁静的乡村,其实是治愈了辛弃疾的不平和悲伤,也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一首非常好的田园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我读出来你们一定听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从视觉、听觉和嗅觉这几方面都融合起来了,来写夏夜的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而且说一点题外话。你看真的美好的诗词,是特别能够让人有天然的亲和度的。你看稻香村现在是典型的名字,一到过年,那北京人就开始送稻香村,每年我北京朋友寄我一盒,我就总是想起辛弃疾的词。包括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人生中第一双长靴就叫千百度牌,当时就是因为这个词,你好感度特别强,所以如果不读诗词,做生意都没那么赚钱。那就是人还是要有文化,才能够跟很多的人融合起来。
那辛弃疾还有一首词我非常喜欢,是《清平乐》,真是岁月静好。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太可爱了,就在文学史上,写家庭的诗非常非常罕见,那辛弃疾留下的这首真的是千古名作,他是写农村一个五口之家很简单的生活画面,然后你看这个情节安排。老大干什么,老二干什么,那个小儿子最可爱就是躺在那儿,在水边剥莲蓬,把这一片生机勃勃的这种农村生活,写得那么地栩栩如生。
你会知道在辛弃疾的年代,以及在很多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说,为什么我们要农夫山泉有点甜,为什么我们要回归田园,为什么要农村有一点地,然后盖个房子,其实就是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你会发现很多感情是相通的。其实辛弃疾的这个词里面,是唤醒了我们很多就是跟大自然相处,然后用最朴素的方式来对待生活的情结。
你看在辛弃疾的这一段经历中,转型经历中,什么能够治愈他呢?唯有家人和自然能够治愈他所有的悲伤,但你看他的词写得这么得好,这一切不都过得非常顺遂吗?但那依然不是辛弃疾想要的,所以所谓的低谷,就是别人看你样样都好,可你自己的感受是你站在了一个不舒服的地方。
辛弃疾能岁月静好吗?根本不能,我们在词里看,在这么美好的田园里面闲居了七年,辛弃疾想的是什么?是复出。他在自己的一个叫瓢泉别墅的地方提了一首《贺新郎》。
《贺新郎·甚矣无衰矣》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里面就有一句话,这世间“问何物,能令公喜?”什么东西能让你真正地高兴呢?然后奇思妙想,就看它奔涌而来,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你看这青山多么美好妩媚,我猜这青山看见我也会同样惊叹,说这个人怎么跟我一样地美?情怀与共,形貌相似,在这里其实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通感。
在辛弃疾的眼里,青山即是我,我即是青山。你看,他不是陶渊明的那种物我两忘,就是“悠然见南山”对吧,他是惺惺相惜,融为一体,就这个壮阔的山河和如此凌云壮志的我,我们本来是一回事儿。深情中那个自负、自信,是让人长吸一口气的。
那你说他的这个自信和自负来自哪里呢?他就是一个英雄,单枪匹马,于万人之中能够杀敌,然后率八千义军志归南宋,希望复国,就忠心耿耿,然后以笔为鉴,纵横于词中的蛟龙,所以他才有这个底气。
那你看这首词的下阙,说“回首叫、云飞风起”,这个底气给了他什么样的排面呢?说“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就是我不遗憾那些见不到我心仪的古人,那些曹操,那些英雄,我跟你见不着,就晚生了这么多年,没什么好遗憾的。你们也应该很遗憾见不到这么豪迈的我。那我身边真正知道我的就只有那么几个人,“二三子”,壮志难酬,就是这是辛弃疾人生,最为遗憾的,可是什么也不能泯灭,他的自我认知,不管遭遇什么,你看,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自己的生命是要燃烧的。
那就处于这种境况里面,报国无门,而且始终无门,那辛弃疾到底什么感受?有一首词《丑奴儿》。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读这首词就非常难过,我在少年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怎么那么不如意呢?我还真的把这首词抄在那个白纸上,抄好多遍。可是真的到了现在,再回想那个年少时候的我,真的觉得你那时候遇到的都是什么,可是那时候那么年轻,多好,然后就觉得自己真的不再那么年轻了,所以很伤感。
人不是在时光流逝中老的,人是在等待一种被消耗,然后就慢慢地老了,再也回不去了。这一个愁字就贯穿了一生,对辛弃疾来说,岁月老了,人也老了,心愿还是不能实现,可是到了这个年纪的时候,不能实现的心愿怎么办呢?他叫“欲说还休”,你就发现他还是有自己的硬气,就不是忘了,也不是算了,怎么办呢?就不说了,就我不被理解,不被关心,我在冷落中一再坠落,而且是没有尽头地坠落,这让人感到非常孤独,可是怎么样呢?叫“欲说还休”。
就很像一个诗人,就布莱希特,我特别喜欢他,他有一句诗说:“这是人们会说起的一年,这是人们说起就沉默的一年。”就这种感觉,一言难尽,欲言又止,就是在有话要说和终于沉默之间,辛弃疾给我们留下了一篇经典。那即便现在过去了千年,它依然能够引发很多中年人的共鸣,这真是令人伤怀的词。
英雄落幕,晚年得重用却已廉颇老矣
我们来说说辛弃疾最后的那段岁月,英雄落幕。
南宋嘉泰年间,就是1201到1204,这段时间,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日渐强大起来,就是郭靖的好兄弟那拨人。但是金国呢?就是对外他要提防蒙古族,对内他要镇压来自南宋的反抗,这个时候,这个金国是内外交困、乱象丛生。
那南宋有一个总揽军政大权的人,他就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叫韩相(韩侂胄),他就趁机想要北伐。这个时候就想到了谁呢?辛弃疾,就这人是能当将帅的。辛弃疾多大了?六十三岁了,古人的这个寿命都不是很长,就是到七十就古来稀了,很少有人能活到七十岁。
六十三岁的辛弃疾被重新启用,这让他非常意外,他是很惊喜,他的人生到了收尾的阶段,现在竟然能够精忠报国了,非常珍惜最后的机会。所以第二年的正月,辛弃疾就上任了,转任两浙西路镇江府知府,他就驻守在京口,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市。
到了这里,他就对士兵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然后提升部队战斗力,定制了一万套军服,还想要再招募一万个士兵,来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就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但是非常可惜,辛弃疾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人弹劾他,说他好色、贪财、淫刑聚敛,他都六十多了,可是人家还是这么说他,可见偏见就是一旦形成,它很难改变。
所以辛弃疾就由于阻力太大,他又被弃用了,他再次回到了铅山去闲居。那到了第二年年初,金军的大将病死军中,这个形式对于宋朝当然是很有利的,宋朝就决定反击。这是宋明宗任上了,就跟他的这个韩相掰着手指细算了一下,宋军的将领说谁可以打仗?我们现在真是个好机会,结果发现没有人可以用了,不是败将就是逃兵,想来想去又想到一个人,对,辛弃疾。
“其才任重有余”,然后秋天,皇帝一道圣旨颁给辛弃疾,任命他为枢密都承旨,速到临安,然后让他上战场。但这个圣旨到达铅山的时候,辛弃疾已经病重卧床不起了,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回到朝中。那在1207年的10月3号,辛弃疾就带着忧愤离开人世,临终时还大声喊着:“杀贼!杀贼!”就是一身的抱负没有实现。
那可以代表辛弃疾的一首词是非常地豪爽和悲凉的,这首词叫《永遇乐》,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就说,说这首词应该是辛弃疾词中的第一名。那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多大呢?66岁了。我们来读一下《永遇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真的是义重情深,他用了三个历史人物,七个典故,他就是把辛弃疾的壮志和他的忧愁全部都写进了。他一生都盼望着去北伐,盼望着北伐能够成功,盼望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能够扬眉吐气,可是这个愿望始终没有能实现。
到了他66岁,他也对于未来到底能不能打仗,这个战争能不能打赢充满了担忧,一生都在为国为民,一生都怀着赤子之心,这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曾经预言金国60年后必亡,结果62年后,金国亡了。他也曾经担心南宋和金国相持不下,会有第三方强敌崛起,那到时候金国灭亡了,那宋也就会大祸临头。那怎么样呢?历史中应验了,蒙古崛起,先灭了金,然后灭了南宋,那是1279年发生的事情了,这个时候,辛弃疾早已经溘然长逝。
那他是一个被梦想抛弃的人,所以每一个有梦想但是尚未实现,一再在现实中受阻的人,都能够理解辛弃疾的悲伤。那有人统计,辛弃疾作为南宋的臣民,他总共生活了40年,那有将近20年的时间都是被闲置在一边的。
那被罢黜的时候,他自己开辟了一个世界,鸥鹭为盟,松竹为友,花鸟为亲,在他断断续续被任用的二十多年里,他有6次被御史弹劾,37次频繁调动,可是怎么样呢?这都是挫败,这都是不顺,这都是他的委屈,但如果能够得到为国为民的机会,哪怕只有一寸之地,辛弃疾也要让自己的光芒覆盖它,这就是辛弃疾的本色。
希望听我讲完辛弃疾,大家可以有时间的时候去找来他的词慢慢地看,你可能就会更加地理解他,就会发现自己身上也有勇敢之气,这是最不能放弃的部分,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