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根据微生物所需的两类营养元素即能源和碳源的不同,可划分出4种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水处理生物学》第六版P77-78)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在查阅研读教材和资料之前,我对各种微生物所要求营养物质的方式或类型的认知还停留在自给自足和从外界获取两方面上。在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中,我只从教材上知晓有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这两种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粗略知识。我所理解的微生物营养类型区别是微生物自身有无产生营养供给的能力。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微生物既根据能源上有光能、无机物、有机物的类别而分为光能型、化能型,又根据利用有机碳源或无机碳源的区别而分为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由此两者交叉形成了四大营养类型。
而我之前对营养类型的理解只是片面的通过获取营养的来源的不同的主观想法。并没有严谨地以微生物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的知识为区分营养类型的切入点。
4.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微生物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获取营养得以在自然界无处不在,正是因为不同的环境就意味着不同的能源和碳源。
正如硝化细菌、氨氧化菌等化能自养微生物可通过还原性物质的氧化获取化学能以固定无机碳,在缺乏光照的海洋深处,水体沉积物等植物无法生存的环境中固碳,对吸收大气,海洋,湿地中的CO_2具有重要作用[1]
还有腐生微生物通过化能异养,将水体中的有机物腐生转化,促进自然界的碳循环,在自然界的物质转化还有水处理中起关键性作用。
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因为不同环境而存在,又促进不同环境的维持和平衡。这其中微生物的“分工明确”更加充分地证明了知识点所提到微生物营养类型因能源和碳源的不同产生的区别性。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我之前的思考方式过于片面和主观,在区分类别的方面也缺少严谨性。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交叉式的区分方式,将微生物所需的营养中能源和碳源的两种不同交叉合并,既符合生物学严谨的分类方式,又让我有了“坐标系”的形象记忆。为此做出思维导图加深逻辑转变:
[1]来自于百度文库科普文章:《水环境中化能自养微生物种群及固碳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