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6 年 12 月,一张王健林的行程表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位 62 岁的中国首富以其早起、高强度的工作安排和严格的时间管理让人惊叹。他早上 4 点起床健身,然后飞行 6000 千米,辗转于两个国家、三个城市,晚上 7 点还要赶回办公室继续加班。
看到这张行程表,许多网友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有人表示,成功人士的努力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还有人感叹,这个世界是否还给年轻人留下了机会。
实际上,这种现象并非个例。我身边的不少外企高管也过着类似的忙碌生活。从这张行程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关键要素:职业化。一个人的时间管理方式往往能够反映出他的职业化程度。
那么,什么是时间颗粒度呢?时间颗粒度指的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根据行程表,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大约是 15 分钟。与省领导会面这样重要的事情,他也只安排了 15 分钟。而比尔·盖茨更是将时间精确到了以秒为单位。
这种高度职业化的时间管理方式并不夸张,我甚至亲眼见证过。通过将时间切割成小颗粒,他们能够更有效地规划和组织工作,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