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很多关于教育的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很多父母都越来越重视教育,特别对于幼儿,陪伴越来越重要,然而我见到很多父母辞职在家,对外都会说是为了陪伴孩子,但是大多数父母只是呆在孩子身边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已,这种陪伴只能叫陪着,不是真正的陪伴。因为孩子需要的是陪伴的质量,而不是只是呆在一起。
1、和孩子一起愉快的吃晚餐
相信很多家长都认同一点,孩子吃饭永远是一大难题,一边吃一边玩,吃得慢,甚至不吃,让你追着喂……
对于幼儿来说,吃饭的环境很重要,如果身边一堆玩具,必然是无心吃饭,更无法沟通,餐前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反而孩子很愿意的,而且也可以同时告诉孩子要懂得收拾自己的东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习惯,不要小看这习惯,这是影响终生的习惯
另外,对于平时工作很忙的父母,能和孩子一起度晚餐时光会显得很珍贵。父母完全可以提前想好晚餐时光的内容,选择孩子喜欢的晚餐话题。通过晚餐时间的沟通交流,孩子对晚餐时光会更感兴趣,并和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2、让每秒钟的陪伴都充满意义
其实经常会在一些广场、公园、或者游乐场,看到很多家长一边玩着手机一边带着孩子,其实这仅仅是陪着,并不是陪伴,其实孩子是很希望父母可以参与进来的,而且有陪伴的孩子一般会比较聪明,因为孩子跟父母一起玩耍的时候是会模仿的,无论你说的还是做的,孩子都会记在心里,潜移默化,这种孩子相对会比较成熟、独立。
家长要好好利用陪伴孩子的时间,用参与式的家庭活动看来进行陪伴教育。高质量的陪伴是指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就要把工作全部放手,全身心投入到和孩子的玩耍中,哪怕只是很短的时间。
3、和孩子一起做家务
记得最近有个视频是一个外国女孩说想嫁到中国,但觉得中国女孩子又会煮饭,又会做家务,又会带小孩等等,其实看到这个视频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叫错觉。
当然,现在生活不像以前,以前很多事情是逼出来的,现在生活好了,特别中国父母以前吃过苦,不希望孩子那么辛苦,所以很多都带有一种心态——自己能做就不让孩子做,更别说对待孙子了,现在多少小孩不是爷爷奶奶或者公公婆婆带,当然不是说绝对,但大部分小孩在家是怎样的,大家心里有数。
其实父母在家的陪伴不一定非要陪孩子玩,也可以边做家务边陪孩子玩。虽然孩子有时候并不是太注意父母在做什么,但是他在心理却能感知到这种陪伴。孩子对周围的事物的感知越是无意识的,渗透到孩子心理的感知就越多。
其实不管的是孩子的事情,还是父母的事情,都可以成为陪伴的活动内容。例如让孩子和你讲下他新学会的玩具,父母洗盘子的时候,让孩子帮着拿下洗洁精,或者一起家人还可以一起种花种草,让孩子参与家务会让孩子明白自己也是家庭一份子,慢慢会形成基本的责任心。
陪伴的好处是常规教育无法给予的,父母再忙无非也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所以各位家长们,不要在拿着手机做低头族了,不要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一直打电话了,更不要在陪着孩子玩的时候漫不经心。孩子的童年是非常宝贵,过一天少一天,不能重来的。父母对于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对孩子的童年就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