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论坛由小说伯乐“啄木鸟的啄”为我们分享交流。为我们这些写作新手带来了一场形象深动、通俗易懂的小说写作技巧课。
卓老师是啄木鸟文学院的创始人,后来因为成为伯乐的原因,就把文学院改为了飞鸟集,但他的初衷不变,都是旨在帮助新人更好地学习进步。而且他本人也相当的谦虚,从老师的分享中,我们才知道,啄老师是一位对文学非常执着的人,努力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走上文学之路,他自己戏称这是一条不归路。但是他本人坚持学习,现在已经成了一名文学硕士。我也很有幸能参与到这次论坛中来。
首先,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写小说应该注意的问题:应该像写小说一样去写小说,而不是像写故事一样去写小说。什么意思呢?老师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好像是吃一顿饭。吃饭这件事是本身是一个故事,而吃饭后发生的事,有什么内涵在里面,这就可以变成小说了。要学会找到自己小说里自己想要表达的内涵是什么,小说的主题更深层次体现了怎样的人性思考。老师把这称为发掘小说的意蕴。
接着,老师又为我们分享了关于情节应该简单还是复杂的问题。老师用了一个词语:体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老师又引用了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话来回答:“当我看到短篇小说时,首先想到的是一个词,是一个景象;当我看到中篇小说时,首先想到的是一个故事;当我看到长篇小说时,首先想到的一个词是命运。”按照我的理解,短篇小说能看到一个片段,中篇小说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故事,长篇小说则能描绘出人物的整个人生起伏、命运前途。
为了更加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老师又打了个比喻:长篇小说就像一条长河,中篇小说就像长河中的某一段河流,而短篇小说则更像是某段特有的河流的一个横截面。所以,关于情节复杂还是简单,主要是看我们创作时需要写的体量有多大。如果很大,需要写成长篇,就需要很复杂的情节。反之,如果写短篇,则只需要简单的情节即可。重点应该放在挖掘作品的意蕴上面。
这时,松云老师总结说,就像诗歌挖掘意向一样。啄老师回答说,小说的本质最后应该是“诗”。我个人觉得这种见解非常独到。我自己也在简书上创作了几首诗,可是一直觉得诗歌和小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文学形式,二者大相径庭。但是卓老师的这种思想颠覆了我的想法。原来写小说的目的也可以是为了诗意的表达。我们创作的小说也可以达到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看来我也可以尝试创作一下小说了。
紧接着,松云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怎样通过使用生活中平淡的素材创作出精彩的小说呢?啄老师的回答是:平淡的素材需要经过一种跨越,小说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小说是一个虚构的世界,要构建这个世界,就需要有设计图,而素材就是这个世界的材料,需要按照图纸,把他们有序地组织起来,建成自己想要的这个虚拟世界。
而要构建这个世界,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主题、因果关系、语言、视角。
关于主题,啄老师建议我们一定要先深挖作品的意蕴,有了深刻的意蕴就会有鲜明的主题。
关于因果关系,就是要通过我们自己的联想,把平淡的素材梳理出一个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通过深挖这种因果关系,不断丰富故事内涵,让故事变得连贯有逻辑起来,最后揭示主题。
关于语言,卓老师建议我们多读名家的作品,而且是用声音去读,只有通过读出来形成肌肉记忆,才能培养出语感来。
关于视角,老师建议我们变换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一件事,从不同的视角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我的理解是,这样才能让小说的意蕴丰富起来,让事件为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小说才能更精彩。
接下来,松云老师又提问怎样才能不着痕迹地在小说中转换叙事视角。啄老师的回答是,尽量别转换。对于新手来说,转换视角是需要很高技巧的,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让读者觉得有些杂乱,不知所云。我也读过类似的小说,但是作者手法娴熟,视角转换不但没有杂乱无章,甚至达到了一种情节极大反转的效果,读来让人拍手叫绝。但是这只适合高手,对于我们新手来讲,还是以固定视角来写比较好。对于转换视角这种高难度操作,还是等我们打好基础以后再说吧。
下面啄老师又谈到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作品的问题。老师的建议是:第一、写完先放一放,让自己有一个冷静期。回头再来看,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架,就会有不一样的想法。第二、找到自己的特殊读者,这个读者是有一定鉴赏水平的,一定要重视他的意见,根据他的意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最后,老师分享了他自己的创作经历,并用自己的经历给我们提出了建议。老师让我们学写小说可以从模仿开始。要学会模仿,去模仿自己喜欢的作家。模仿他的写作结构、模仿他的表达方式、模仿他的写作风格,但是模仿语言要注意,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变成仿写,可以从句式和用词上去模仿。老师又举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就像大书法家开始学习的时候,都要从临摹古本帖子开始一样,只有不断的临摹,融会贯通,最后我们才能掌握书法的精髓,最终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来。
总的来说,啄老师的分享充满了实用性很强的写作指导。相信认真实践,假以时日一定可以写出属于自己的好的小说作品来。当然,对老师的分享内容,我只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不当之处,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