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气晴朗,走在高架路上,远山如黛,夕阳如霞,看着天空由蓝到墨,有了入定的舒适。
至半路,突然想逛街,想吃水饺,便遵从内心拐进了商场。生活不能天天的按部就班,需要有那么偶尔的出离,摆脱惯性,体验不同往常的美好。
在温暖明亮的餐厅,心生幸福,思考今天所学的内容。
我们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他渴望得到爱,但并不总能如愿,所以他说“我很好”,或者在那里手指指人的表达愤怒,或者漠不关心“你们爱怎样怎样,我不在乎”,可是这些不一致的言行背后,那一个渴望爱而不得的孩子,在躯体上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纵然如此,他也不敢不愿说出内心真正的需要,“我想要你的爱”
讨好型——满足着周围人所有人的需要,唯独忘了自己,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只希望换得他人的施舍,可却常常得到的是他人的不屑不在乎,所以他会出现很多的身体症状,像消化系统的疾病,像偏头痛。一直以为自己是讨好型的人,但对照以后却发现,也就只是有那么一点点,或者偶尔的一段时间。在今年自己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体会,就是感觉自己内在的小孩从半蹲着已经站起来了,我不再祈求我可以平等和你说话。
指责型——这样的人身边真的太多了。前天接到姑姑的电话,生病了我们都没有人给她打电话安慰,她打电话训斥我们,“你们都忘恩负义,忘了我当年怎样对你们好”,说着说着,她哭了。其实这个哭便是那咄咄逼人的言语背后的脆弱。包括父亲,大伯,他们姐弟都有指责人的习惯,我知道这遗传传自奶奶,而弟弟,妹妹也部分继承。几代人相爱而不得的惯性,家族的集体潜意识,突然的很心疼,他们也为此付出了高血压,心血管等等的疾病。抱抱身边那个一直抱怨指责的人吧,她骂你多狠,内心便有多脆弱。
超理智型——在经过多次爱的试探后,得不到回应,便关闭了自己的感受,去回避内心的痛苦,装的无所谓,装的学富五车,却独独忘了关心自己的内心。这种人在身边没太发现,但看到他的躯体表现是干燥症,想到了身边一个特别爱指责他人的同事,说他的妈妈就是干燥症,也就明白了他习惯性指责的来源。
非暴力沟通中说,从他人的指责中体会需要,而现在,经过这一次课的学习,我知道不仅仅是指责,甚至表面的好好和无所谓,也要用心去体会,她在说“请爱我吧”,用着我们没看懂的方式!
文摘
四种生存姿态全都来自一种低自尊和不平衡的状 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将属于自己的权利拱手让给他人。个体之所以会 使用这些生存姿态,完全是因为他想保护自己的价值感免遭那些言语或非 言语的、可知觉到的或是假定存在的威胁
我 们对事件的理解与真实发生的事件几乎不相关,因为那些影响我们的人 并不需要与我们进行清晰的沟通。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在身为婴儿、儿童 和成年人时所理解的含义,可能并不是说者原本打算表达的意思
当人们的言语信息与非言语信息相互矛盾的时候,就会出现不一致 沟通
由于一些家庭规则会危及我们的自我价值,所以当我们遵从它们 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展出一些疾病的生理症状。我们的症状实际上是 一些绝望的妥协,它们在一些微小的方面保护我们的自我价值,也保护 规则
同样,我们表现出来的也仅仅是我们知道的一小部分。就像一台电 脑,我们的大脑会不断对所有的事件、经历和想法进行归类和解释e为了 给我们的经历赋予意义,我们需要将自己遇到的每一条信息加以分类和 编码。一些储备的信息常常会因为某些明显或是不明显的原因浮出脑海, 但是其中绝大部分都被家庭规则中那些“应该” “不应该”或是“为什么 不”的规则所践踏。
而这些生存姿态却命令我们绝不可以让其他人知道自己对于 亲密关系的需求。
讨好是四种主要的反应方 式之一。讨好他人时,我们漠视自己的价值感受,将我们的权利拱手让给 他人,并对所有的事情点头。
更想关注四种生存姿态的资源:讨好——关心和敏感性;责备——自信和决断;超理智——才智;打岔——有趣、自发、创造性。上帝关上一扇门,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摘自镶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