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下)
【三〇一】收摄本心
「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译文】
“现在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们的心仍然忙乱而不安定,这是因为心忙碌惯了,所以才收摄不住。”
释疑:
越不安,越忙乱,然后越不安,最终弄的心力交瘁。问题就在心已经忙惯了,收摄不住。
不去想乱七八糟的事情,走路时专心走路,读书时专心读书,工作时专心工作,循良知而行才是正道。
收摄外放的心,静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此才能让生命过的更有意义。
修得此心不动,方能物来顺应。因心在事上惯了,便收摄不住,以至于即使无事,也不能安安静静的吃顿饭,这是被物所役,而失了中道。
动亦定,静亦定,时刻不离本性,才是修道之至。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这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大多数人都有这个毛病,心往外放,心没有跟本体合上。
批注:
①役役。劳也。
②收摄。收敛管辖。
③参见《谨斋说》:“君子之学,心学也。心,性也;性,天也。圣人之心,纯乎天理,故无事于学,下是则心有不存,而汩其性、丧其天矣,故必学以存其心。学以存其心者,何求哉?求诸其心而已矣。求诸其心何为哉?谨守其心而已矣。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辨也,笃行也,皆谨守其心之功也。谨守其心者,无声之中而常若闻焉,无形之中,而常若睹焉。故倾耳而听之,惟恐其或谬也,注目而视之,惟恐其或逸也。是故至微而显,至隐而见,善恶之萌,而纤毫莫遁,由其能谨也。谨则存,存则明,明则其察之也精,其存之也一。”(《全书》卷七)
净心斋笔录
2023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