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在作文课上,方法总比困难多

今天上了一节作文课《我和××过一天》,我上作文课一直以来有一个习惯,就是让孩子们先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遍,然后由我过目修改后在誊抄到课堂作文本上。   

以前在农村小学时,一个班十几个孩子,这样一个一个修改感觉速度快,对孩子帮助也大。

可是现在每个班五十几个孩子,常常一想到上作文课就让我痛不欲生,但是该死的责任心,让我觉得只有我亲自过目的作文孩子们才能认真写,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别的什么有效的方法。

今天又要上作文课了,我已经比学生犯愁了,看着好学生的作文能赏心悦目,可是看到这些学困生的作文能让我头疼。

按照惯例,我讲了半节课,剩下半节课开始写作文。

这学期我打破常规,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同步作文书,只要有作文课就带过来。

我看到这个作文书上有好的开头和结尾。我就让部分学困生把这些好开头抄在作文本上,多读几遍后开始写中间部分,效果还不错。

今天还继续这种方法,学生写完后交给我过目,翻看了一部分同学的作文,发现写的非常好,于是我让一部分写的好的同学帮我修改这些学困生的作文,修改后再誊抄。

这些孩子们一个比一个认真,他们耐心帮助学困生修改作文。

错字一一圈出来,还把不通顺的句子改了过来,最主要把我解脱了。

今天的作文修改要比往常快多了,用了两节课就解决完成,效果还不错,看来在教学上还是需要多思考多实践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