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什么?(作答要求:选一个自己的反复出现的学习问题,如拖延症、不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考等,详细展示)
前情回顾:在积极心理学中,心流状态(俗称心流区域)是一种心理操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从事一项活动的人完全沉浸在精力充沛,全神贯注和乐于享受的过程中活动。从本质上讲,心流的特征是对某项工作的完全吸收,并因此而丧失其时空感。简单来说,心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当你在极度专注时,完全沈浸其中,效率和创造力提高,让你忘记时间、忘记饥饿、甚至忘记所有不相干的身体讯号。但坦白来讲,即使进行了相关的知识学习,好像在日常学习中也比较难以践行这样的概念,效果不佳,本身的拖延症比较严重,这就必然导致学习效率和最后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预期落差。
(2)针对我的上述学习问题,基于课程知识,我形成了什么原则?(作答要求:基于课程知识,找到自己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形成应对原则;脱离课程知识分析原因,意味着缺少理论支撑)
自身在学习过程中拖延症的加重,本质原因我认为是在学习中很少长时间处于心流状态,并没有对自己的课程学习完全吸收,并因此而丧失其时空感,降低了效率和创造力,那么此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形成心流原则。消除所有外部干扰,为了达到流动状态,我必须消除所有外部干扰。每次我分散注意力,我就会被带离心流状态更远。在报告1中我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拖延症真的很严重,有点“无可救药”的地步,经过上次的实践检验,我发现上次制定的“天台吹风”原则好像还蛮有效果的,所以我决定这次加一些挑战,使用我的手机,让它对于我的病症进行介入,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效果,甚至是奇效能让我延续我的心流状态,长时间保持在心流状态,提升效率!
(3)我是怎样检验上述原则的?(作答要求:展示自己检验原则的具体过程,要求有时间、地点和具体的原则,说清楚自己之前的做法和优化后的做法,并说清楚原则检验结果等)
时间:4.15
地点:笃学A604
具体的原则:在即将跳脱出心流状态的时候,出去吹吹风,使用手机但仅用来听歌
之前的做法:仅仅出去吹风但不使用手机
优化后:这次使用手机听一些自己喜欢的歌
原则检验结果:4.15在笃学A604复习民法中一些合同纠纷处理,但是知识庞杂真的太容易被分散注意力,大概学习了快五十分钟的时候就已经有点要注意力分散即将跳脱出心流状态了,这个时候我赶紧停下手里的工作,准备去六楼天台吹吹晚风,与以往不同的是我打算这次通入手机听歌的方法,但是在听歌的时候我还是不自觉地去刷短视频,导致过度放松浪费了一些时间,再回去学习民法的时候进入学习状态显然没有之前原则下那么快了
(4)如果原则有效,我还想怎样用上它?如果原则无效,我该做出怎样修订?(作答要求:如果原则有效,要说出下次原则应用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如果原则无效,说出修订后的原则及检验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原则半无效,还是不能带着手机因为自己还是会不自觉地刷短视频,造成下一阶段进入心流状态的困难
修订原则:制定奖励与惩罚机制
下次检验的时间:4.25
地点:图书馆
本文是【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程作业,作业类型为“原则生成报告”,指导教师为张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