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再看同一本书,人们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
夏天的时候,我读过一遍《费曼学习法》,受益良多,对主动学习和输出倒逼输入的方法印象深刻。今天我重温一遍,仍然有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新思想让我惊奇,与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的很多观念不谋而合。
为什么每读一遍书仍有新知?
第一、 时间和思维都是流动且不可逆的。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思维也不会两次获得一模一样的想法。看书的过程就是想法和书中文字的碰撞,每次想法不同,得到的新知自然不同。
第二、记忆会模糊、会消失,重读则会减缓这种衰退。
此时的我不是彼时的我,自然感受不同,对书的理解不同。
由此看来,书是一种特殊的外物,不同于视频、音频,虽然都是被动接受信息,但读书比看视频、听音频更主动,而且少了声音地干扰,人们的思想更自主、更集中,收获更多。
在修仙小说中,道家的符箓拥有法力,可以呼风唤雨、改天换地。
而现实生活中,文字本身就有力量,这种力量如春风化雨般作用于每个人的心中。
上下班路过“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宣传标语时,人们会不自觉地瞟一眼,就算没有思考,久而久之,这个概念已经烙印在心里,作用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让人们向更乐于奉献的方向靠近。
文字的力量很神奇,改变了人心。书也是这样,一点点的在人们空白的思维空间中开辟出一个个新理念,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多彩,生活更幸福。
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文字和书籍的存在变得更精彩,读书之乐是为数不多让人们可持续快乐的事物,真是不可多得。
感谢仓颉造字,众人注书!
生而为人,有书可读,真的很幸福!
(2022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