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勇气》之语文教学避免中老年气质及身体课程和梦想课程

    今天读了文质先生对语文课教学的看法,当下教学确实形成了很多框架,我们在框架中循规蹈矩,不敢轻易越距,有了规范,那么全国的语文课堂都是相似的,但不同的语文老师会注入课堂不同的生气。

    课程标准也好,教材内容也好,也都是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发展而来的。展示课、观摩课、示范课……终究是“磨”出来的课,和常态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常态教学中可能更多的注重语文要素、知识点的输入,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也更多的注重孩子们的体验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今天的语文园地课堂教学中,我讲的比较细致,更多的时间交给孩子们去充分的表达,说一说、演一演、猜一猜、延伸拓展……孩子们进行的不亦乐乎,今天的课是在两节课连上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后竟还剩了个尾巴没讲成,有时语文教学如果想让孩子们深度参与,而且还能高效完成,真的是需要很强的设计能力和轻重的取舍。文质先生说语文课堂应避免中考年气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多远的、枝繁叶茂的……首先要鼓励孩子语言思维要丰富、奇趣,是在是太同意这个观点了。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理解力也在成长,而语文本就没有真正的“标准答案”,如今的语文课堂能否帮助孩子们在未来写好“方案”?能否帮助他们写好“论文”、“报告”?“辩论稿”?如果以后会用到这些,为什么现在不模拟情景,展开练习呢?正如文质先生所说的“身体课程”和“梦想课程”,令人期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