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要求】
(1)反复读《荷塘月色》的两段,认真体会;
(2)谈谈对“如果您对联觉这一心理现象缺乏认知,当有人告诉您说她不但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声音的颜色、尝到声音的味道时,您一定觉得她疯了,但是心理学家肯定地告诉您:这是真的!”的看法。
【作答】
何谓“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具体运用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反复品读《荷塘月色》中的以下两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中,荷香为气味,只能以嗅觉感知,歌声为乐音,凭听觉方可获得。但作者在描写时却打破常规,把"声"、"香"加以联系,时嗅觉与听觉沟通。让读者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以对"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这种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不由得产生这样的理解:歌声从远处高楼上飘来,自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只能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但却更具吸引力,使人不由自主地凝神倾听;荷香是淡淡地,不会浓郁扑鼻,只能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然而愈是如此愈能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情不自禁地去捕捉这种令人喜悦地清香。于是,"声"与"香"这两种作用于不同感官地知觉,由于在人的心理反应上存有相似点,得到了自然而然地沟通。
此外,"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本句中的"光和影"是由月色而生,以目可见,属于视觉形象;而"旋律"是音乐的特质,与"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都是以耳方可感知的听觉印象。以"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
文中成功的通感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同时也是对心理学、美学理论的一个有力佐证。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它们虽有分工,却又能相通。文学艺术作为一种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它塑造的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官,当然也可以彼此相通。朱自清在感受荷塘中的美景时,调动了自己的诸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这"独处",当他直觉一种感官不够用时,就自然会借助于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作者把本应嗅觉感受的"清香"和视觉感受的"和谐的光与影"都移之于听觉,可见作者有着对生活与艺术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但这并不表示他要把个人的观点、趣味强加于读者身上。相反,《荷塘月色》及其神妙的通感手法,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早已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也就是说,作者能调动读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
近现代文学作品大量涌现通感的运用,缘于语言文化的不断丰富,通感已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如人们常用"甜美"来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通感》中分析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他进一步举例说"响亮"一词,是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热闹"、"冷静"二词,把表示温度(触觉)的"热"与"冷"同表示听觉的"闹"与"静"结合起来,通同一气。这些例子都表明通感在现代语言文学中,既是提升文学审美表现力的重要方式,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通常体验。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因文章而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所以,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较多的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上。
⑵何谓“联觉”?
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
最常见的联觉是“色-听”联觉,即对色彩的感觉能引起相应的听觉,现代的“彩色音乐”就是这一原理的运用。色觉又兼有温度感觉,例如,红、橙、黄色会使人感到温暖,所以这些颜色被称作暖色;蓝、青、绿色会使人感到寒冷,因此这些颜色被称作冷色。还有一种色觉称“光幻觉”,可伴有味、触、痛,嗅或温度觉。“语—色联觉”是指某些词汇引起的色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甜蜜的声音”、“冰冷的脸色”等等,都是一种联觉现象。人们在绘画、建筑、环境布置、图案设计等活动中经常利用联觉现象以增强相应的效果;有些画家进行过联觉实验,比如用鲜明的色调对比引起一种非视觉的反应;联觉还被许多诗人用做一种创作手段。不妨想像一下,如果声音能用视觉感知,而味道能用听觉感知,那将是什么样的情景。你可能会看到带颜色的音符,品尝到甜的或咸的歌曲,触摸到粗糙的乐曲。这是幻想吗?不,完全不是。
老师文中的那句话恰巧符合我今天读文章的心路历程,我一开始,我缺乏对“联觉”这一心理现象的认知,所以我不能理解“联觉”是一种能力,而只是把这现象等同于了作家惯用的“通感”这一修辞手法。
如果您对联觉这一心理现象缺乏认知,当有人告诉您说她不但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声音的颜色、尝到声音的味道时,您一定觉得她疯了,但是心理学家肯定地告诉您:这是真的! --李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