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沙老师从职业倦怠是什么、如何应对职业倦怠这两个方面给我们做了一个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介绍。看得出,沙老师是一个非常乐观、积极向上、擅长讲故事的老师。一开始,沙老师就用故事的方式引入,“上天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人与人的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这些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一个人的天赋并不能决定他最终有什么成就,但一个人的坚持、努力与持久的勤奋,则会让一个人取得较大的成就。教师作为一个非常需要耐力的工作,这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作为教师要有能够及时识别自己情绪的能力。在去年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经常会有身体上的一些疲倦和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存在。当时我的脑海里还没有职业倦怠这个名词,但是我能察觉到自己的状态不对劲,于是我就到网上去搜集资料,结果就发现了这个词,这里面还有一桩案件:上海的一名员工黄先生经历了职业倦怠,被公司辞退。然后,他一纸诉状将公司告上了法庭,最后以黄先生的败诉结局。联想到自己现在的状态,可能是有了一定的职业倦怠,然后我就分析原因,当时没有这么全面,职业、学校、社会、个人,我只是认为学校的管理机制并不是很适合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经常会生出郁闷的情绪来,有时还会抱怨,久而久之,这样的情绪就会蔓延弥散,从而导致了自己萎靡不振的状态。在这种工作状态下,很多机会也就从身边悄悄溜走了。因此,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做的事情,跟沙老师所讲的用职业生涯规划SWOT分析法说的比较类似,就是正确定位,认清自己。我对自己未来六年的职业大致做了一个规划,定下了先学习,充实自我,抛弃无关的事情的目标,让自己沉下心来充充电,对自身的一些劣势还有不足,努力扬长避短,自我修炼,做到心中有货。除此之外,我还善于虚心向别人求教。我的一位导师说的那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就是当你低下头来的时候,你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当你抬头仰望的时候,你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前进的动力。
如果说一个人的觉察力是让他有了不断前进的勇气,那么一个人的同理心,就是能够让它为前进的步伐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教师防止职业倦怠,以及从职业倦怠当中走出来需要同理心的帮忙。同理心在心理学上也叫共情,说的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他的感受。有了同理心,就不会去比较,不会去嫉妒,也不会去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更不会用自己的弱点跟别人的优势对比来贬低自己,摧毁自己的自尊心。幸福是一种感觉,生活当中关注细节就可以提升幸福感。沙老师所说的幸福记录表就是这个道理。我曾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跟他们提到过这个方法。建议他们每天记录一件幸福小事来提升自己的正能量,从而减少抱怨,减少负面情绪。
最近新东方的东方甄选直播间火了,里面的董宇辉给我们留下了诗和远方的意境,直接秒杀一众直播间只知道“买它买它”的画风。我想,大家并不是对他的散文诗有多感动,大家更加感动的是跌入谷底,又重新站起来的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毅力。世间的一切好东西都是可以引起共鸣的,共情正是这个道理。“我们都一样”这句话应该有着多么大的格局呀!我们总在说把格局打开,那么打开格局的方法又是什么呢?我觉得就是共情,共情可以将你我都一样放在我们谈话的始终,放在我们做事情的始终,这样便不会有太大的矛盾、争吵、解决不了的问题等。痛并快乐着,这就是人生,这就是我们,这就是世界。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我们终究是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那么这就已经足够幸福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