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最近喜欢读诗,诗是语言的珍珠,三五行,就能描绘出丰富的意境。
比如上面两句诗,是苏轼游玩庐山时随手写的,但所表达出的意思,足够解读成一篇论文。
它揭示了一个常态,人总是被现象迷惑,看不清本质。尤其是自己的事,越关乎自身,越难看清,因为人啊,有七情六欲。过度的情感欲望,总是让人只关注自己,而忽略事物的真实面目。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适时的跳脱环境,换个视角来观察现状,分清事物的本质与现象,把握事物的先后顺序。
今天我接着解读《大学》第一段的最后两句话,为了便于回顾,我把整段话放上来,如果对前面比较熟悉,就直接看最后一句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物:是指明德,亲民。
事:是指,止定静安虑得。
本末:根本与末梢,就如树根与末梢,也是现象与本质。
终始:终是结束,始是开始。
这两句话直译为:
事物有本末,修炼这事,明德是本,亲民是末。
事情有终始,止是开始,得到是结局。
凡事有本末,有头尾,能抓住到本质,按先后顺序去执行,就接近大学的道了。
为什么明德是本,亲民是末?
前面讲过,明德就是自己的本心,亲民是新民。修炼就是时时擦亮本心,使明德明亮;只要擦亮本心,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全新的自己。
要做新的自己,根本是擦亮自己的本心,所以明德是根本。而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比如看到别人做事果断,便也跟着去做,但这可能并不适合你,你可能更适合谨小慎微,因为你的本跟他的本不一样。
在修炼这事上,要透过现象找到本质,从本质出发,做适合自己的事。其他的任何事物,也是如此,有个本末,我们不要被繁杂的枝叶迷惑,要透过枝叶,找到它的根,然后从根再出发。
什么是终始?
止、定、静、安、虑、得,要想有所得,就要先知道止,知道你要到哪里去?知道目标是什么?所以,止是开始,得是结局。
终是结局,但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所以事有终始,而不是事有始终。
定下一个目标,经过、定、静、安、虑,得到了、一个目标达成了,新目标又产生了,它就是一个没有结束的循环,直到达到至善。
所以,本与末,终与始,分清它们,是人生的大事情啊。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本末倒置,先后不分。
学习时,死记硬背,不搞清楚基本原理,这就是本末倒置。以为只要在学习,就能进步,没目标,没计划,就是终始不分。
工作时,死干苦干,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干,这是本末倒置。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没有自己的目标计划,这是终始不分。
要想快速了解山的真实面貌,最好找一张地图,先到哪里,再到哪里,做好计划。
而不是什么也不想,迈开腿,在里面兜兜转转一整天,便以为了解了整座山。
【文/范一田,所有地方都叫“范一田”,如果有价值,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