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好,看了你朋友圈发的,深受感动,很有同感。
最先认识你,你讲的很多关于内心成长疗愈,关系等等及这方面的探究,让我感到你可能曾经受到过很深伤害,经历了对你负面影响极深的事。后来听了你讲到你的婚姻和那段时间的心里状态,以及慢慢疗愈,慢慢回到对周围事物“敏锐”起来的状态。
看到你写了小时候,和妈妈的关系。这让我想到我和父母的关系。
每个人从小对父母有天然的亲近和依赖,但是成长过程中一些父母会忽略孩子的渴求和需求,一次次的忽略和不回应最终让孩子觉得不被爱。
我觉得我就是这种,记得小时候有一次非常害怕,真的很渴望妈妈能陪我,但是她拒绝了。我想小时候有很多的需求和渴望,也许只是小小的,都未得到满足,次数多了,就开始一直疑惑到底爱不爱我。对于父爱,我觉得也是缺失的,爸爸几乎不会陪我玩,小时有时自己高兴唱歌,或是放一些音乐,他会说很吵。
像你说的:一定是经历了抗议,绝望,最后决定冷漠远离。
曾经很长段时间觉得天地间只我一人独自前行,就是这种感觉。很多事我也不会和父母说。可能是小时候在心里留下的,比如从未有玩具的我真的很渴望很渴望父母能为我破裂买一次橱窗里我喜爱的玩具,即便我嚎啕大哭,也不会有这样的偏爱。所以即便说了也不会有什么回应。还有就是,有些事说了,他们也只按照他们的思想观念给你说。
家里总是争吵,负面情绪。我应该是渴望一个其乐融融的家。每逢过年过节,我都是磨蹭着到最后几天才回去,以前的记忆比如大学寒假同学都回去了,一般寝室剩我最后一个,不知道自己可以去哪的感觉。像朋友圈的大家回家很期盼,觉得很温馨,温暖,我就没这个感觉。
我现在也没结婚。在我20几岁时,想的是我能混好点,这样我的孩子不用经历我小时的困窘。小时候当妈妈吵我骂我时,生出过宁愿不曾出生过的想法,并不觉得来到这个世界是多么幸运的事。所以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物质条件后……。转眼混到了30几岁。
当遇到一个喜欢的让你满心温暖的人,结婚生子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我是这么认为的。记得你说过婚姻关系其实是一个合作的关系。看吧,我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合时宜。我总觉双方有很多的审视,考究,权衡。我的父母尚且不能让我感到家的温馨,凭什么要求一个“陌生人”就能。有时有这样的想法。
我最近常常想:不可否认父母是爱孩子的,但也不可否认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在妈妈面前,可以肆无忌惮,再怎么生气,她都会包容我,再怎么暴躁,她都还是爱我的。内心里一直都是渴望爱的。
内心里未得到的爱,未被满足的一直在纠结着,别扭着,彼此伤害。
之前看到一个视频,一个阿姨说:我的家庭幸福,家里氛围好,总是乐呵呵的,所以我不担心我的孩子结婚的问题。
在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上我也有问题的。从我到我们的转变,需要交出自己的一部分,接受他人的一部分,需要甘于依恋,同时接受限制,暴露自己的脆弱,包容他人的脆弱。一个人太久了,很难让自己走出来,遇到一个能让自己主动走出来的人会容易很多,会是很幸运的事。
冒险旅程!很恰当。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