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一本书,《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推荐给“低头族们”和“手机僵尸们”。
作者从“多巴胺”,“内啡肽”,“皮质醇”,“血清素”以及“催产素”等几个主要神经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出发,讲诉了电子产品是如何触发“多巴胺”和“皮质醇”神经化学物质,从而使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进行游戏和社交的大小玩家,感受到压力,焦虑,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然后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对大脑前额叶皮质还未发育成熟的孩子和青少年而言,影响更是灾难性的。
多巴胺(Dopamine), 简单来说就是能给我们带来愉悦情绪体验的神经化学物质。玩儿游戏的朋友就有体验,每一次打怪晋级,都让人非常兴奋和开心,这里就有多巴胺的功劳。如果孩子们需要更多的开心奖赏,就会控制不住地打更久的游戏,刷更久多视频。多巴胺奖赏,把他们牢牢地吸引在屏幕前。
内啡肽(Endorphin),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体内产生的一种具有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能够减轻痛苦,保持内心的平和。适度的运动,温情的拥抱,甚至简单的深呼吸,就能感受到内啡肽的作用。让人不烦不躁,睡眠好,思维清晰,充满能量。而长时间地被手机或者平板屏幕控制着,不用说,起码运动量就会下降很多。
皮质醇(Hydrocortisone), 和肾上腺素一样,是与压力相关的一种神经化学物质。皮质醇过量的释放会导致睡眠不足,焦虑和抑郁。二者会让孩子长期处于一种“生存模式”,机体一直高度戒备,fight or flight, that’s a question to consider all the time(是战还是逃,你会一直思考),让人疲劳。孩子们长期沉浸在社交网络里,接触了海量有利或有害的信息,甚至遭遇网络暴力或者色情信息,触发更多的压力,哪里还有心思静下来学习和创造?
血清素,一种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兴奋性神经递质。血清素水平下降,会让人情绪低落,易怒,冲动,甚至抑郁。血清素是发挥创造力必不可少的神经化学物质,让人充满安全感,满足感和自信心。当孩子们脱离电子产品,开动小脑筋,在户外尽情玩闹游戏的时候,甚至仅仅是沐浴着阳光,都能激发出他们体内的血清素,从而形成正向循环。
催产素(Oxytocin), 别被名字迷惑,男女体内皆可产生催产素。催产素又被称作“爱情荷尔蒙”“拥抱荷尔蒙”,让我们充满爱。你给孩子的拥抱,微笑,亲吻,都能提升孩子体内的催产素水平。孩子们和我们一样,长大后都要融入集体生活,因为群居生活需求是深埋于我们的基因中的。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良好的群体生活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幸福感,催产素又会让之产生循环……而如果孩子们长时间沉迷在电子屏幕前,又怎么走出去,相约老朋友或者结交新朋友呢?他们甚至都懒得搭理自己的家人。
所以,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要警觉自己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刻意留意了下,除去睡觉八小时,我的屏幕使用时间还有六小时左右。如果再除去上班八小时,假设我上班期间没怎么玩儿手机,那么,一天二十四小时,清醒着的八小时,就只有两小时没看手机了。妥妥的手机僵尸,低头族……难怪肩颈老是僵硬,酸疼。
清醒着的两小时,我还得完成吃饭,洗漱,洗头洗澡,陪孩子,这可真是浓缩的两小时啊。手机不再是手机,它成了我的影子,影形不离。影子,天黑了没光会消失,手机,天黑了就是最亮的那道光;以前上厕所都带纸,现在纸也不带了,就带手机,一蹲半小时……
生活就是一大堆习惯的组合,我们习惯使用智能手机,也就短短十来载。相信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能够觉察到它的过度使用,把时间更多地分配给健康,亲情,爱情,友情。让我们自己的世界由我们说了算,而不是巴掌大小的屏幕。我们,创造它,使用它,控制它,而不是倒过来,被它控制!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