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制”本质是:
在不提高员工薪酬福利的情况下提高员工的劳动强度。
“末位淘汰制”优点是:
表面上看起来可以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率。
然而末位淘汰制的真面目是:
它诞生在资本主义老巢通用电气公司,就是资本家把原来那套社会达尔文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搞了个新瓶装旧酒,包装换新词,然后堂而皇之的用于公司管理。
打个比方,如果你们公司的末位淘汰制定为倒数10%作为D档不合格,进行淘汰。
也就是说所有员工,无论多优秀,总会有10%被考核为D,那末位淘汰制产生的所谓"不合格"实际上跟不胜任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不能画等号的。很多人不懂末尾淘汰,也不懂我的反对点。再举例60分及格,即使全员考90分左右,最后一名是89分,那他也是末尾。
末位淘汰的逻辑是搞白色恐怖。
我是追在你们身后的熊,肯定要吃掉一个,就看你们谁跑得慢。
明明大家都很优秀,因为末尾淘汰制,只能互相内卷,往往导致团队成员人心惶惶、人浮于事、恶性竞争、发生内讧等等。
末位淘汰制下的所有员工都是输家,只有老板和领导是赢家。
当公司力推「末尾淘汰制」的时候,公司在传递怎样的企业价值观给到员工?
大约是这三样:
公司无惧违法;
公司认为赢得成功的方式,不是协作,而是内部竞争;
公司认为提升员工效率的方式,不是激励,而是压力。
提高生产力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偏向于激励的,也有偏向于精细化管理的,从大的方向来说,这两种是未来的趋势。
但是末位淘汰则相反。它利用员工的恐惧,利用压力来提升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