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冥想的概念
冥想——meditation,也常被称为禅修或正念。
冥想可以使内心平静、快乐;
可以提高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心智能力;
也能减少负面情绪,提升幸福感。
冥想是引导人们趋向健康、平和、智慧、觉醒的一种方法和境界。
《天堂的阶梯》——四个步骤:阅读、禅修、祈祷、深思
冥想是通过“止”和“观”的精神训练达到身心和谐、安定、觉醒的状态。其本质是通过训练,使心由散乱、分别、愚钝到安定、清明、觉醒,从而远离烦恼。
冥想是高级的大脑训练,是提升脑功能的有效途径。
止——Samantha
停止杂乱的行为;止语、调控呼吸;止息头脑中的杂念,包裹概念性活动,日常认知、分别性判断等。即身、语、意三个芳年停止下来,进入不认知、不评判、静息的存在状态。
祛除心中杂念可以通过修观入止,修止入定。
修观入止:其本质是通过注意保持在一个对象上,而淡化对背景的注意,即以一念代万念。具体的方法是眼观一物,心系于一物,然后通过有意注意保持专注于此物。关注的对象参照后述的聚焦冥想。注意保持时间是注意稳定性的表现,可通过训练逐渐增强。
修止入定:定即禅定,是心性存在的一种状态,是心性修炼中达到一种一如静止的境界,也叫三摩地。进入定境,身心、世界、宇宙处于完全静息的状态,身心及无线辽远的周围消失,身体感湮灭,外界感消失,时间意识消失,但心性能够意识到,是一种了了分明,如如不动的状态。
定中体验有两种:一种是感受性体验,这是一种愉悦感和超脱感,对肉体、感知、情感的超越感、出离感,从内发出的愉悦、喜悦。而是思维性体验,这是一种非对象性、无分别的本体体验。
由浅入深禅定可以分为三种状态:
1.止定感,即内在静止,分别心、散乱心都停息;
2.凝定感,即凝神、凝住的状态;
3.本体定感,即本体性、根源性状态,即心性本身的静止状态。
修止入定是有方法、程序的,是一种技术。
也就是说,如果方法正确、功夫到位,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禅定的状态,修止得法自然到达定境。
修止入定的操作环节一般包括止息(入座前的准备)
聚焦(系心于一物)
专注(有意注意)
保持(有意注意的保持,就是要有精神力量灌注)
进入定境
止是定的前行,定是慧的基础
观———vipasyana
将对象呈现在感官里,感官对对象作出如实的反应,但不一定有认知参与。
冥想的观是建立在止的基础上,是有意注意基础上的观,是聚精会神的观。
因此,冥想训练不是完全放松,而是警觉中的放松。松而不懈,直而不僵
观有不同深度的内容,可以观内部或外部的对象(对象性)如景、像、呼吸、鼻尖、丹田、道理、法义等
也可以观自为性、本体性存在(非对象性)即佛教典籍中讲的,对心性的体认。由于观的过程一直有有意注意的参与,对大脑有很强的激活的作用,是开发智慧的有效方法。因此,冥想的观修要遵循可寻的方法,在正规系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还要严格选择观修内容和观修时间。
止和观有密切的联系
止是定的前行,观是彗的前行。即修止入定,修观启彗。这就是止观和定彗的因果关系。
止中有观,观中有止,两者并没有物理时间意义上的先后关系。止观双运,达到静的极致,就会产生妙彗。
冥想是止观精神训练,通过长期的冥想训练,不仅可以达到禅定的状态,而且可以保持清明、愉悦等内在深层次的觉醒,即开悟。
因此冥想不仅包括训练的方法,而且包括训练达到的境界和体验。
即时方法论,又是本体论。
通过体认、体验的方式,激发很多内在深层次的感受,得到自身的滋益,这才是冥想的灵魂。
冥想是技术、方法、思想、内涵、境界一体的,不只是打坐,也不是完全的放松,放空,更不是呆坐在那里苦思冥想,胡思乱想、自由联想。
冥想的分类
按冥想的技术分类——聚焦冥想和开放洞察冥想
聚焦冥想:因专注聚焦,意识的范围越来越窄,视觉,听觉湮灭,达到意识的凝定状态,即入定,又称三摩地samadhi的境界。
开放洞察冥想:对所有进入意识领域的精神时间(思想、感觉等)进行自我感知、体会,但不对其进行判断和评价。禅修将这种状态称为“觉观”,即觉性的关照。觉不是感,也不是知,而是你能知道你的感知,即对感知觉得体察、洞察。因此,开放洞察冥想主要是修“觉观”,是在止的基础上进行的观,是对自身状态,如感知觉功能、认知功能状态等进行的体察;是无对象性,无分别性,不评判的观。觉观是冥想入门的钥匙。
按冥想的结构分类——冥想分为止和观
按冥想的流派分类——正念冥想、内观冥想、超验冥想、慈悲冥想、禅宗冥想等。
涅槃不是到达天堂,而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