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考核内容。执行考核事项准入制度,无依据一律不得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删除导向性弱、操作性不强,“低进高超”、易于完成,区分度不大、精准度不高的指标;梳理共性指标和专项指标重复交叉、多头考核内容。考核体系由执行力考核、创先争优、综合评价等3大指标11项子指标组成,缩减率达65%,大幅度提高考核效率,减轻基层负担。
调整考核重点。科学设定指标权重,突出考核重点,提高全县重点工作任务和高质量发展权重分值,在指标设置上突出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落实情况、高质量发展、全县重点工作任务等主攻方向。科学制定可操作、能运用的考核细则,对考核指标不能全覆盖的单位实行缺席考核,并计算被考核责任单位的得分率,确保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公平。
区分考核对象。结合各乡镇、县直单位工作任务,差异化设定考核指标,分类设置考核内容和权重,防止“一锅煮”“一刀切”。将全县所有单位分为2类进行考核,对乡镇(街道),适当提高重点工作任务的权重;对县直单位,主要考察落实市高质量发展指标任务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