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教学反思
结合单元目标及演讲词的特点,本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为:
1.了解讲演的内容,把握讲演者的观点,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2.揣摩讲演者的语言,学习本文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技巧。
3.学习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以及勇于献身革命的崇高品格。
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学目标2的教学活动设计效果较好。
在第一课时中,我与学生一起首先根据导学案整体把握演讲词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接下来最重要的内容是与学生一起体会作者的情感。
问题设计:找出演讲词中表达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国民党反动派,昆明市民(青年学生)的情感态度的语句,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学生在阅读文本理解情感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闻一多先生的爱憎分明的情感以及大义凛然、勇于献身革命的英勇无畏精神。
最后课堂结束时,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供学生下节课讨论:闻一多先生这次即兴演讲在现场获得了多次掌声,与听众在情感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请认真思考闻一多先生的演讲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强烈的反响?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在第一课时理解情感的基础上,赏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技巧。学生表现非常活跃,教学效果较好,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二。我借机指导学生把这两节课的内容与之前阅读文学作品的两种题型(句子理解题、句子赏析题)的思维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接下来,我播放了《建国大业》中闻一多先生演讲的视频,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感受本文的情感,感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技巧,从而激发他们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欲望。例如:设问句→ 引发愤慨;排比句→ 增强气势;借代("千百万个李公朴")→ 象征人民力量;通过人称变换分析("你们/我们"对立)理解演讲的爱憎分明。 最后,我设计了一份演讲的评价量表,指导学生进行演讲训练,为后面的演讲活动做准备。两个课时的教学活动。感觉比较理想的达到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