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脑部的分析告诉我们,内向跟外向的差别是生理性的。
通过人的生理结构可以判断是偏内向多一点还是偏外向多一点
没有绝对的内向或者外向,只是在这个轴上偏内向或者是偏外向一些。
为什么内向的性格会让人觉得有点担忧呢,人们总是不希望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内向的人。这其实是一个很长时间以来的误解。
这是来自于20世纪所谓最伟大的三个心理学家之间的纷争,这三个人是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
这三个人原来关系很好,荣格和阿德勒都是崇拜弗洛伊德,然后跟着佛洛依德一起学习,后来慢慢地这两个学生都觉得佛洛伊德的那个理论不太对,弗洛伊德把一切东西都归结为性,都是性的压力所导致的人行为的改变等等
所以这两个人分别开宗立派,去开创他们自己的那一套心理学门派,搞得弗洛伊德很生气。于是佛洛伊德就专门针对这两个人,因为荣格和阿德勒都是非常内向的人,所以佛洛伊德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来抨击内向的人,说内向的人有这样的缺点,那样的缺点。
总体来讲,从佛洛伊德的角度认为,内向的人羞怯,表现不友好,然后凡事都表现容易自我,把这些东西作为依据,来攻击这些内向型的人。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大量的家长都担忧孩子的内向,都觉得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非得要把一个内向的孩子推到台前去,非得让一个内向的人变成一个外向的人。
这种教育方法其实会有特别多的伤害和失误。
如果我们的孩子是内向的,我们应该怎么样发挥他的优点,能够让他变得更加有特长,而不是把他改变成另外一种类型的人。
判断一个人到底是内向还是外向,要看他获取消耗和保存能量的方式,
这些外向的人所获得信息交流和能量恢复都是来自于社交,来自于与他人的互动,而内向的人是来自于安静,来自于独处。
外向的人更多地使用能够让我们战斗、能够让我们的速度不断加速的交感神经系统,也就是用多巴胺做神经递质的这种传递方式,
而内向的人更多地使用能够让我们减速、能够让我们休息的副交感神经,而这里边所用到的神经递最多的是乙酰胆碱,
所以这两种人体内神经递质的分泌量是截然不同的。
内向和外向的人的区别是前脑和后脑的区别
内向者和外向者的血液在脑部的分布是不同的
外向者在大脑前叶的行为抑制系统有着较少的血流分布,就是大脑前叶的这个部分,但在大脑后叶对知觉和情感刺激非常敏感的区域却分布较多
外向的人善于社交,是因为他的知觉和情感的系统比较发达。
如果我们发现我们的孩子是偏内向的,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或者我们发现自己是内向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要做到给孩子创造一个耐寒区,就是你要让孩子能够更加适应外部这个复杂的世界
首先要确保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密切,就是家长不会强迫孩子成为一个他不愿意成为的人,
第二个是,要教他行事符合自己的气质。
努力地发现这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和潜能,这是打造他有自己特色成长的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最后就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恢复精力的场所,就是你的孩子是需要安静的,你的孩子是需要有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和空间的,这个帮他营造出来,这是创造耐寒区。
不要跟孩子总讲道理,会让他变得非常焦虑。
不要总是反驳孩子,也不要跟孩子展开大量的辩论,更不要轻视或者忽视他的需求
内向型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内疚和耻辱感
对于一个内向的孩子,你要去纠正他的错误的时候,你只需要稍微说一下就好了
如果要想阻止一个外向型的孩子,可能真的需要父母花很大的力气,就是父母得追着,得喊,
对于内向孩子,严厉的教育必然失败。
一种可能就是你过分严厉,导致这个内向的孩子变得不与他人交流,然后变得极其内向,甚至到了孤僻的状态,然后放弃自己的能力,
还有一种可能是他叛逆,他一下子变得跟你们完全不交往,他去做很多出格的事,然后就成为反面的教材。
无论你有内向的孩子,还是外向的孩子,你要能够学会享受引导这个孩子长大的过程,观察不同的孩子成长的经历
调动内向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帮忙,给孩子分担一些家务,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为这个家所做的贡献,他会觉得非常开心。
内向的孩子喜欢深入地思考,内向的孩子喜欢深入地去琢磨大人世界的事,所以当你遇到问题时,孩子会非常认真地跟你进行这样的探讨。
那么在把一个内向型的孩子送到学校的时候,我们需要跟老师之间有很多的互动
你要告诉老师,我的孩子偏内向,需要多互动、多对话,希望老师能够跟孩子多说话,这是要告诉老师的。
给孩子创造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让孩子能够有深度的交友。
内向的孩子一旦跟一个人成为好朋友以后,他会非常珍惜,甚至能够成为发小,能够一辈子慢慢地这样走下去。
怎么样能够帮助内向型的孩子把潜力发掘出来
第一个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节奏,慢慢地找到自信心,找到节奏感,
第二个就是家长要给他足够的宽容,和宽松、包容的环境,
家长的贪心是无与伦比的
内向孩子很容易被欺凌,让孩子参加空手道或者其他自我防卫的培训班,逐渐地建立自信
爱不是一个空泛的东西,有时间才能够表达爱,所以你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关注他,
同时给他信任,给他稳定,给他信心,适应他的慢节奏,然后给他坚持、鼓励和快乐,这时候这个内向孩子就能够成长得,我们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把他的潜力彻底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