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梅邓老师所在的凉水井中学也是一所农村学校,留守孩子和单亲孩子比较多,这些孩子进入初中后,学习基础和能力比较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差异大。根据课改要求,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呢?老师可以将合适的教学过程安排在合适的时间,。针对数学课有以下流程,第一,课前预习。第二个,解疑、拓展。第三,巩固提升。第四,对子过关知识点。预习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学习的习惯,在走入社会也需要。预习不止是学生的预习,也是老师的预习,老师要做的是,第一,发布学习任务单,把知识点细化,以问题式呈现;第二,发布微视频;第三,精选预习检查题,题量不要大,保证学生能完成,既要能让优生有思考的空间,也要让差生有信心做好。
预习时,学生可以有以下做法:
第一,学生可以用颜色笔勾出不会的知识点和关键字词,便于上课时重点听清楚;第二,学习例题的解题思路(如几何题的倒推方法)和书写格式;第三,播放视频,视频生动形象,可以暂停,便于学生思考和理解;第四,预习之后进行检测,一方面获取成就感,另一方面,找出自己在课堂上需要解决的疑难点。
学生根据需要自行选择视频观看,通过预习检测,可以查出学生是在哪部分出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根据语文和数学的基础,选择学生为语文组长和数学组长,由他们梳理知识点和疑难困惑,我们先教小组长,再让小组长去教他的组员。
知识点可以分为概念型、计算型、推理型,概念性和计算型可以在课堂上提供几分钟时间。对计算型的检测,学校四周都有黑板,学习较好的学生不用上黑板检测,相邻两个同学可以交叉互改,这样相当于做了两次题,如果其他同学存在问题,就由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帮助批改。
分成四个人一个小组,有正副组长,又分“组中组”,这样避免一些同学不认真的情况出现。小组完成预习之后,组长分配工作,简单的由基础弱的同学展示,复杂一点的由基础扎实一点的展示。
检测遵循“兵教兵”的原则,错误率低的由同学讲解,学生在讨论时,老师不断巡查、督促,如果小组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提出来写在黑板上,由其他组一起解决。如果发现有同学讲解得不清楚的地方,提醒讲解得更加细致。
有时候,学生不希望老师讲那么多,老师的角色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课堂上知识点在课堂上完成,不要拖到后面,他们通过平板练习,把知识点分组,A组练习属于简单类型,B组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是简单的练习,能让学生有成就感,当提交之后发现自己分数高,一下就笑出来了,不然成绩稍后的学生就成了陪伴的人。简单的题过关后h接下来进行挑战C层次,然后,对于D层次是较难的拓展延伸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时候进行!
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对策,让每一个同学都得到相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