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讲座持续进行,边听边学边分享,有不一样的收获,让我印象最深的是《0-3岁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幼儿早起阅读的绘本选择、父母共同阅读模式都会影响幼儿未来的阅读习惯。不同的教育、儿童、价值观决定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做法决定不同的结果。老师也从抖音上找到相关的举例视频,早期阅读重要的不是让孩子识字,而是培养幼儿的阅读素养,让幼儿建立自我建构,从而感受生命的丰盈。在给孩子选择绘本时也要选择适合年龄段的,幼儿越能理解和自我掌握,阅读也就越有意义,如若选择的绘本能配合幼儿的生理发展,能让幼儿通过此绘本将书中的信息转换到实际生活中,与书成为好朋友,那这就是孩子对阅读的理解。同时我还了解到,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只要孩子有翻书的动作,哪怕拿反也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亲子阅读要以孩子为中心,通过伙伴、对话式的阅读进行,可以通过介绍书名、封底、作者等让孩子了解书的结构,让孩子主动翻阅到指定页面,让孩子指认物体,每天定时定点进行亲子阅读,给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前在早教的工作经历也让我格外重视幼儿早起阅读,让孩子通过看图简单理解故事内容,再通过伙伴式、对话式的共读模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也可以与幼儿进行故事表演,这都是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好方法。
本周上午环创结束后,中班级部还进行了绘本鉴赏活动,我分享了绘本《团圆》。《团圆》是一部将民族传统文化、现代生活内涵、儿童心理情感恰切而有机地融為一体,具有人情味、历史感、艺术美的感人作品。其文字故事自然素,没有夸饰的言辞,没有过剩的意绪,主题意蕴含而不露,情感表达酽而不烈,结构安排疏而不漏,既為绘画提供了坚实的展开基础,也给绘者留下了广阔的创意空间。
故事中的爸爸是一名建筑工人,是在外面盖″大房子"的。要过年了,爸爸回家了,他为家人带来了快乐和温暖。“我”享受着爸爸特有的关爱,一起去剪头发,去看龙灯,放烟花,还吃了包入一枚好运硬币汤圆。可是陪伴很短暂爸爸就要离开了,短暂的团圆之后又是长长的离别。“我”把好运硬币交到爸爸的手中,期盼着下一次的团圆。
《团圆》里面描绘的爸爸的形象,和现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爸爸形象有巨大的差别,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爸爸那种厚重,内敛,无言,但是却如山的爱,大爱如山,不过如此。
绘本的最后一页,定格在孩子和妈妈一起挥手向爸爸告别的场景,此处没有看到绘本中爸爸的身影,也没有任何的语言,但是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绘本的高潮,也是结尾,更是意象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