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娃儿爷爷提及中医和西医的问题,和我争辩了一翻。我去年做过卵巢囊肿的手术,今年还没有复查,近几次大姨妈虽准时但周期长且腰痛肚子胀,吃了五副中药有所好转,但周期的问题没有改善,腰痛好多了但还有症状。娃儿爷爷强烈建议我去做针灸,他亲身体验,神奇又有效。
就着这话题我们的认识还有了争执。他觉得中医靠谱,西医治标不治本,离了机器都不能运转,中医加针灸就可以弥补中医的短板,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认为有症状就是要先看表征,可以说是在不要命可以吃药物缓解甚至根治的情况下,我会选择吃中药。过一段时间,再对表征进行排查,就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状态。
但是,说不通。我就在想,中医和西医其实无所谓长短,其实都是为了治病救人。如果能够取长补短,或者各司所长,在针对病例时找出最合适的方法,那岂不是更美?
然而,太奢侈。
我们的拼音和英语也是,如果可以,汉语拼音的读法和英语字母的读法能够统一,那也能方便不少啊。
阿拉伯数字和乐谱也是,直接用一二三四五称呼不是挺好的吗?为啥一定要整个咪发嗦呢?还有那么多的小蝌蚪?无端端又要多学不少东西。
或许,以前门类众多,却在知识之间有些联系,刚好看起来似乎是互通的,说不定现在的繁就是以后就简的过渡吧?谁知道呢?
其实,真的能删繁就简,能通用就通用,那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