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高级6期肖巧风,坚持分享第733天
1.设置很重要。咨询一开始就要向对方说清楚,咨询不是一、两次,三、五次,就一定有很大的变化,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 我们聊聊看。但咨询师的态度要坚决,对方才会更相信,更认同。
2.首先要对案例有整体把握,案例里看到是家庭的权力争斗。涉及家庭的咨询,一定要请家庭全体成员参加,而不要只跟一个人来谈,那样的话就能这个家庭感觉到是这个人有错对于希望对方改变的,要求他们一起来,来不见得有问题,但你们的改变一定会带来家庭的改变,对孩子是会有很大的帮助的。扰动,聊他们共同在乎的。或者单独跟一个人聊完再跟另一个人聊,咨询师一定要保持中立,站在自己的位,把握自己的“势”。
3.关于孩子的咨询,一开始我们就要让家长意识到,孩子的改变需要家长的参与,每次都要留几分钟和家长聊聊。
4.咨询要充分尊重眼前这个人,不要来访者一说示弱,我们就说那你想怎么样示弱呀,这表明我们是认可他这样做的,我们要跟他来谈,怎么想到要示弱呢?如果示弱的话,对方会有什么反应,你的感受又是什么?所以关注人尊重这个人,为来访者的福祉着想,是咨询师应该信守的。
5.关系是第一位的。咨询最关键的是要赢得来访者的信任,没有信任,咨询很容易会断掉。
6.对于厌学的孩子,咨询的时候更要慢一点,不能硬推,不然孩子稍微感受到一点点推的感觉咨询就会脱落。
7.抱怨是需求没有被满足、不认可。没有说,是没有难受到一定程度。
8.留作业是咨询师为了更快的变化。
9.家庭咨询中,如果一方总认为错误在另一方时,要警惕,避免成为一方的同谋,不要偏向任何一方。可以用循环问句去澄清、扰动。要一起聊,不要一周一次的轮流聊和单独联系,否则边界是模糊的,系统中的人可能会认为咨询师成为某一方的代言。
10.咨询师在有些时刻要有些“权威”,比如在青少年咨询中,咨询师认为最好是家长要来聊的时候。
11.接纳和允许会让人放松和安全,来访者才会更敢于也愿意敞开。有信任才有关系。
12.如果遇到一个人认为是对方的责任一定要记得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彼此对地方的抱怨同时也是没有彻底丧失希望,最好邀请家人多参与咨询,一开始咨询师的态度要明确,要有这个意识,可以讲明都来效果会好一些,如果双方冲突太大就先分开了然后再合起来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一起聊,不要害怕出口,有一些争吵如果不太大,容易让他们看到彼此互动的模式,反而咨询更容易出效果。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被允许,被接纳,安全放松的氛围
13.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道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所知的完成。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
14.聊不下去,内心发生了什么?
15.个人成长中的体验是?
16.有没有足够信任来访者?
17.不背负来访者的事情,相信他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
18.青少年是有灵性的。确认知觉,扩大知觉,好奇、未知、欣赏,贯注希望,叙事的柔+焦点的目标性强,当下能做的一小步是什么?拥有什么?需要什么?目标不一定要实现,有可能走着走着她自己就调整了,关键是看到希望,有奔头。奇迹问句不是为了实现梦想,而是让他知道他想去哪,找到他的方向。
19.很多时候不是来访者不愿意做,而是咨询师内心不想去做。不要把来访者的目标背在咨询师身上,为来访者的未来担心。对方可以有希望,也可以当下的目标,最终都要落实到当下能做点儿什么。咨询师不用考虑来访者的目标能不能实现,而是考虑对这个目标他的意义是什么,实现可能性是有多大,如果实现不了,可能实现的是什么?这样对方会有觉察的,咨询师要坐好咨询师的位置,守好咨询师的边界。
20.关于梦的解析,不是咨询师的分析,而是来访者自己的建构和解释。只要对方愿意聊, 哪怕是噩梦,也是在做斗争,想聊都可以聊。问问他是什么样的梦,在梦中做些什么,他怎么看?叙事是可以改写结局,焦点可以重新建构,就看我们能否接得住。
21.随心所欲而不欲矩。坚守设置而不固化。
感恩一切的遇见。
二、读书分享
持续每日阅读第709天,有声打卡第709天,专业提升学习第426天
三、健康打卡38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