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家回来路过村子西头一个规模不太大的饭店,饭店老板是我本家一个不算是很亲近的叔叔,前些年的生活不是很顺,被老婆给炒了鱿鱼。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了好几年。好在有一门会做饭的手艺,村子里谁家有个红白事儿都会请他帮忙做饭。大概是在两年前,经人介绍娶回来现在的老婆,凭着自己的手艺,在村口边儿自家地里盖了几间房子,建起了这个在村子里属得着的大饭店。也可能是应了时代的需求吧,饭店自开业以来可以说是客源爆棚,叔叔的家庭生活算得上是蒸蒸日上了。那一天,大老远就看到他正拉着一个人拖死狗一样的往里拽,后面紧跟着的是前两年刚娶过门的老婆,被拉的那个人会是谁呢?
减速靠边停车在路边想了解要一下情况,刚问过一声怎么啦,就看到叔叔那边已经是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打上了。他一打一骂我算是弄清楚了,换打的那个人正是他还不满十岁的儿子。也可能就是因为看到了有外人的缘故,叔叔动起手来特别的狠,也不管是头上脸上还是身上,他是手脚并用,一边拳打脚踢,还一边不停的骂,没有几下孩子的脸上已经挂彩了。那个跟在他身后面的老婆非但不拉不劝,反而站在在那里不停的指责孩子不听她的话,这是不是还有点儿火上浇油的意思?到底不是亲生的啊!
看到这里,本想下去拉一下架的我猛然间犹豫了一下,继而一脚油门向前冲去。在当时的情景之下,我的劝说点会让那个叔叔动起手来更加的变本加利,也只有我的快速离开才能够让那个小堂弟免受更多的皮肉之苦。
中国的民间有句古训叫棍棒出孝子慈母多败儿,不知道人们最早总结出这样的话是在什么时候,反正后世之人都是这么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的。你说它没有道理?前世之人都是这么做的,你若承认它是对的,好了,你就得承受父母的棍棒相加,因为,当父母的绝对没有想要坑害子女的意思,他们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你好。
其实,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流传下来的信息都是经过人为断章取意的。比如父慈子孝,再比如以德报怨,人们动不动就会拿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标准来丈量他人,却唯独不愿意对照自己,抱怨孩子不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正所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了才能有子孝。为父尚不慈又有什么理由去要求子孝呢?孩子也是他的孩子的父母,为父不慈只能教出不善之子,人不都说言传身教嘛?这就是所谓榜样的力量。再说不少人都只是强调以德报怨,为什么要人为的舍弃后面那半句何以报德呢?话又说回来,这个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句话的原文出自韩非子的《慎子.知忠》,原话是说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全文还有很长一段论述,主要就是表达父母与圣君的表率作用无论对一个家庭里的子女还是对一个国家中的臣子来说都十分重要,父母要求子女做到的自己必须先行做好,圣君要求臣子们忠诚履职的自己也当必须率先垂范,如此,无论是家庭的子女还是国家的臣子必会以表率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最终成长为父母和圣君所希望的样子,甚或是会更好。
倘若依据那些被断章取意后的片面理解,棍棒底下出孝子,你就只有天天拿着棍子伺候着,看不顺眼了扰打呗,孩子不判逆倒还罢了,碰上一个四六不停的主儿你怎么办?他小的时候任你打骂,老了打不过了咋办?恐怕只有气得浑身打颤的说上一句:“你个不孝子…… ”
现在,社会面儿上越来越多的子女不孝顺或子女弃养方面的报道被曝光,除了对这些不负责任的子女进行道德谴责之外,更多的应该是从父母本身去寻找原因,那些出自棍棒底下的孝子们除了会延续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之外,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问题习惯性的诉诸武力加以解决也就不再稀奇。所以说,非打即骂式的棍棒教育不一定都会出孝子,还有可能培育出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罪犯呢。
注:图片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