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文明建设
福鼎市桐山街道溪西社区黄青松
2 月 1 日出版的第 3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2016 年 12 月 12 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话的一部分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与深刻内涵,向社会各界发出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的号召,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今天就以一个母亲的视角谈一谈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
一、注重家庭,让孩子生活在平等、尊重、友爱的环境
一个家庭,作为每个人生命旅程的起点,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不仅是个体成长的摇篮,更是塑造我们性格、价值观以及人际关系的基石。在一个充满爱、尊重和理解的家庭中,孩子往往能够形成积极、乐观、自信的性格特质。反之,在一个缺乏爱、充满冲突或忽视的家庭中,孩子可能会形成消极、自卑或攻击性的性格。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都会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中。
作为一个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活泼开朗、快乐成长,需要一个稳定的家庭氛围,父母的性格也要开朗,对孩子也要有耐心,并且时常关注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时疏导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成长过程中,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给予他们最及时、最直接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增强心理韧性,更加坚强和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二、注重家教,让孩子以父母为榜样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孟子在母亲的教育下,成为了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开启了“孔孟之道”。岳飞在母亲的教育下,成为了民族英雄。习近平总书记说:“希望大家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人。”
家庭教育是育人的开端,关系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作为一位母亲,我时常会反思自己是否有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有没有教会孩子懂礼貌,有没有教会孩子欣赏人世间的美景,有没有让孩子懂得要尊重他人,并且养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观念,这些都是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的方面。
三、注重家风,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好家风首先需要家长的行为示范和率先垂范,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榜样,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品德。比如吃饭时,掉在饭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都要捡起来吃掉;外出时,带一个垃圾袋,有垃圾不乱扔;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做错事情要主动承认错误,不能撒谎等等,都需要父母言传身教,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家风并代代相传。
新时代物质生活踏上新台阶,孩子也不再像我们一样,从小就要干农活,我们更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熏陶、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