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有人在地铁里踩了我的脚,却连一句道歉都没有,于是我就发火了。
首先,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说,被人踩脚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而对方连句道歉都没有,更是让人非常不爽。
这时心生不悦是一种正常情绪。因为这既是心理层面的“计划被打乱的愤怒”,又是施加在自己身体上的暴力行为。
然而,如果当事人的情绪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怒气冲冲,就会导致一些附加问题。
如果纠结于“连句道歉都没有”,那么很可能会陷入“别人看不起我”“别人不尊重我”等“情绪化思考”,把单纯的某种情绪抬升至“情绪激动”。
尤其是那些平素就认为“自己不被人尊重”、自我肯定程度低的人,更会因此放大“总是自己吃亏”之类的“受害者心态”,更要格外引起注意。
这时我们要学会转换视角,把这个问题看作是对方“领域”的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不要把思维聚焦在自己身上,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自己)被人瞧不起”,而是要试着把目光投向对方,“这人踩了别人的脚还不道歉,估计是没有意识到吧”“可能是不习惯挤地铁,慌里慌张的吧”。
其实,如果我们不亲口问一问,就无从知晓那个人为什么不道歉,是不是从一开始他就没注意到自己踩到了别人的脚。
易于“情绪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具有强烈的“受害者心态”。
每次发火的时候,一定不要陷入“为什么总是我”之类的“受害者心态”,而要养成转换视角的习惯——“虽然我的脚被踩得很疼,但是他道不道歉是他的事。他可能是没有意识到吧。”把问题放在与己无关的对方的“领域”里,有助于摆脱“受害者心态”。
要点
避免陷入“为什么总是我”的“受害者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