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记』培养真正的阅读者四

    今日阅读与查资料所得:

      混合式学习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中涉及到几个概念:

      项目学习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通过PBL学生们主动的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式学习在美国被中小学普遍采用,锻炼了美国中小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动手能力,计划以及执行项目的能力。除此以外,对项目的选择也让中小学生更早和更深入的面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这些能力则是中国应试教育下的孩子缺少的应对来自世界,面向未来挑战的能力。

    问题驱动教学法

      问题驱动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这种方法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解决问题。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

      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其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引导能力。教师的角色转换为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结果的评估者。

      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大师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重要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

    学习维度理论:

    学习维度论是美国著名的课程改革专家罗伯特·马扎诺(Robert J.Marzano)博士近年来所倡导的一种理论。他主张并一直致力于将教学理论与研究转化为有效的课堂实践。马扎诺主张将学习分为五个维度(参见:马兰、盛群力,2004),具体为:

— — 态度与感受

— — 获取或整合知识

— — 扩展与精炼知识

— — 有意义地运用知识

— — 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习者通过扩展与精炼知识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实现有意义地运用知识创造条件,学习维度模式提到学习者可以运用八种推理过程来扩展与精炼知识:

① 比较,旨在区分及明确异同点;

② 分类,根据其属性将项目归到某些类别中;

③ 抽象,旨在发明和阐明一般范型或主题;

④ 归纳推理,从观察或分析中推断未知的原理或概括;

⑤ 演绎推理,运用概括和原理来推测未曾言明的具体信息或情境。

低阶学习,主要指向获取和整合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认知行为,即获取信息,使之转化为有组织的事实性和程序性知识。

高阶学习,主要指向扩展和精炼知识,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重要的知识上,通过比较、分类、抽象、推理、提供支持、分析等思维活动,获得更为精准、深刻的理解。

    工作坊

      工作坊(workshop)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20世纪初,一个叫普拉特的波士顿医生,把结核病人集中在一起,让他们相互分享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和令他们高兴的事。结果病人们不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对治疗效果有意想不到的提升,后来就被医学界、心理学界逐渐接受并发展。后来心理工作坊不再被作为”治病”的方式而存在,用途也越来越广泛。

    在1960年代美国著名风景园林师劳伦斯·哈普林(LawenceHarplin)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成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手法,使其成为不同立场、族群的人思考、探讨和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

    工作坊是目前越来越流行的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也是广大创客组织策划线下交流活动的常见方式。

            (内容为查资料和读书摘录整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