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刘邦带领起义军攻入沛县城,救出了吕雉。任敖自然也加入了刘邦的起义部队。此时,全国各地都暴发了抗秦起义,刘邦从此开始东征西讨,跟随他出去的那帮哥儿们,像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等等,都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但刘邦没有让任敖跟着他出去征讨,而是让他担任御史之职,把自己的老家丰沛之地交给他来镇守。要知道,在秦朝末年那个乱世,丰沛老家可是刘邦极为看重的根据地,必须交给一个信得过的人来镇守。
为什么刘邦会选中任敖呢?首先,经过了上面所说的事件,刘邦和吕雉对任敖这好兄弟有了充分的信任;其次,离丰沛之地不远,乃是任氏薛国故地。有众多任姓子弟居住在丰沛一带,肯定有好多任家子弟加入了刘邦的义军,让任敖来镇守丰沛,是非常有号召力的。而且,任敖也确实没有辜负大哥的信任,镇守丰邑两年,没有出任何差错,把一个完整的丰邑交给了刘邦。
后来,刘邦带兵首先攻入秦王朝首都咸阳,俘虏了秦王子婴,灭了秦朝。再后来,刘邦又与不守信诺的西楚霸王项羽干仗,带领部队往东打到河南荥阳,双方以鸿沟为界,打起了持久战。这样,离荥阳不远的山西就成了刘邦的大后方。
这时,刘邦又把镇守大后方的重任交给了任敖,让他担任上党郡守。上党郡是秦始皇设立的36郡之一,是当时的一个大郡,包括现在山西的晋城、长治以及晋中的一部分。任敖治理上党有方,确保了刘邦后方的稳固,并为前线大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物资,为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汉高帝十年(公元前197年),汉朝大将陈豨自封为代王,起兵叛乱。陈豨带兵攻打上党,任敖据城坚守,打退了陈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保住了上党城,为刘邦平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陈豨的叛军有多强?还真不是一般的强。陈豨本来是汉朝的开国大将,被封为阳夏侯。刘邦立国后,让陈豨统领北方的部队,以防备匈奴人的南侵。陈豨叛汉后,内有韩王韩信的策应,外有匈奴人的虎视眈眈,很快就把邯郸以北的地方都占据了,一旦突破山西上党的防守,他就可以直接威胁汉朝的都城长安。所以,任敖守住上党,对刘邦平叛至关重要。
后来,刘邦为了平息这次叛乱,集合天下之兵,御驾亲征,并派出了卢绾、周勃、曹参、樊哙、灌婴、陈平、夏侯婴等几乎汉朝所有的名将参与围剿,最后才打败陈豨。
任敖因为据守上党的功劳,被封为广阿侯,食邑一千八百户——任敖是大汉第89个被封侯的人。
能被封侯,当然是任敖人生的高光时刻。要知道,当年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数百万将士中,能够封侯的,仅有区区145人。这里面,还包括了刘吕两家的众多子弟、亲族。
在征讨淮南王英布时,刘邦曾为乱箭所伤,虽然伤口已经愈合了,但并没有好彻底。刘邦从故乡沛县回到都城长安后,因为旧伤复发,次年病逝于长安长乐宫。太子刘盈继位,这就是汉惠帝,其生母吕雉被尊为皇太后。由于惠帝即位时还只有16岁,所以汉朝的朝政大权实际上由皇太后吕雉执掌,一切大事和朝廷人事安排都由皇太后把持。
这个时候的吕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已经变得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了。为了剪除威胁自己的势力,她毒杀了刘邦的爱子刘如意,砍去刘邦的宠妃戚夫人的手脚,挖掉她的眼睛,又用药使她变得又聋又哑,然后把她抛入茅厕,称其为“人彘”,还让自己的儿子进去参观。刘盈看到后痛哭不已。他认为母亲这么做伤天害理,惨无人道。本来就比较仁弱的刘盈从此变得更加抑郁,不愿意处理朝政,24岁时就因忧伤抑郁而死。
儿子死后,吕雉立了刘盈与宫女所生的一个儿子为帝,这就是汉前少帝。由于这皇帝年幼,吕后便自己临朝称制,行使皇帝职权。随后,她又提拔了一大群吕姓家人在朝廷担任要职,而对刘姓诸侯王进行打压,想要建立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吕氏王朝。
要说此时的吕雉完全泯灭了人性,一味地胡作非为,倒也不尽然。她对内实行了轻徭薄赋、重视农商、与民休憩的政策,使被连年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对外实行与匈奴和亲政策,没有发动战争;在用人上,她启用了曹参、陈平、周勃等众多能臣,使汉初的政策能够一以贯之。这些政策措施,为后来汉朝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基础。她也没有忘记早年对自己有救护之恩的任敖,把他从上党郡守直接提拔为御史大夫。
任敖被封为广阿侯之后,刘邦没有让他直接去广阿封地,而是继续担任上党郡守。郡守虽然也是当时的封疆大吏,但毕竟是在地方工作。吕后当政以后,就把任敖从地方官提升为中央官员,而且担任的是非常重要的御史大夫之职,可见吕后对任敖的信任。
御史大夫位列上卿,是当时管理全国官员的高官,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委书记,在当时地位仅次于丞相,甚至对丞相也有监察之责,还要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并管理国家的重要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这么重要的岗位,必须是皇帝最信任而且为人十分正直的人才能胜任。
任敖在御史大夫任上干了三年后,吕后免掉了他的职务,让曹参的儿子平阳侯曹窋担任。为什么免职?史书上没有记载,现在也不得而知。可能是任敖年老了自然致仕,也可能是吕后要平衡功臣的后代,当然也可能是任敖在任上干了什么事让吕后不满意。这些都是我们后人的猜测,真实情况已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中。
吕后去世后,任敖还参与了陈平、周勃为主发动的铲除吕氏集团势力、恢复刘家统治的斗争,也算是没有辜负大哥刘邦对他的信任。
汉文帝元年,任敖因病去世,归葬于其封地广阿。朝廷给任敖的谥号是“懿侯”。谥号是朝廷对一个人的是非功过的最终评价,所谓“盖棺定论”是也。当然,能得到谥号的人都是社会地位相当高的人,普通的臣民是不可能给你谥号的。按照古人对谥法的解读,“温柔圣善曰懿”,还说,“柔克有光为懿”。是说这个人平直中正、聪明贤德,柔和刚毅。应该说,大汉朝廷对任敖还是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任敖去世后,广阿侯的封号一直传到他的曾孙任越人。任越人因为给祭祀高帝的太常庙提供了已经发酸的酒作为祭酒,被人告发到朝廷。朝廷认为这是大不敬,所以免掉了他的侯爵爵位,封地也被朝廷收回。广阿侯国的历史至此也就结束了。
广阿位于现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任敖墓位于隆尧县城东北部的丘底村。任敖墓现存的封土,南北长72米,东西宽84米,占地面积6048平方米,高10.5米。墓的顶部南北长28米,东西宽32米,面积896平方米。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风吹雨打,但今天仍可感受到当年墓庐的宏伟气势。墓顶原来建有两层楼阁式神庙。当地传说,原先墓里陪葬品相当多,当地人家办红白喜事,东西不够用,就提前一天到庙前请求,说明自己要借什么东西,第二天早上庙前就会出现那些东西,非常神奇。后来有人借了东西不还,久而久之,墓里的东西越来越少。后人称这个墓庐为“丘底疙瘩”,老百姓则称其为“灵山”。清乾隆年间,隆平(隆尧是由隆平、尧山两县合并而来)知县袁文涣有诗凭吊任敖:
广阿城外夕阳愁,太息茫茫土一丘。
古墓寒烟分野色,残碑衰草冷荒洲。
千秋事业光青史,十载勋名起汉刘。
丰沛当年成往事,萧萧叶落老松揪。
现在,任敖墓已成为河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尧县已经把这里辟为任敖文化公园。公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草繁茂,环境优雅,是隆尧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是老任家后人祭奠这位任家先祖的地方。
在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中,都有关于任敖的记载。《史记》记载在《张丞相列传》之中,《汉书》里专门设了《张周赵任申屠传》(张苍、周昌、赵尧、任敖、申屠嘉等人的合传)。里面的说法略有不同。摘列如下,供各位参考。
《史记·张丞相列传》:
任敖者,故沛狱吏。高祖尝辟吏,吏系吕后,遇之不谨。任敖素善高祖,怒,击伤主吕后吏。及高祖初起,敖以客从为御史,守丰二岁。高祖立为汉王,东击项籍,敖迁为上党守。陈豨反时,敖坚守,封为广阿侯,食千八百户。高后时为御史大夫。三岁免,以平阳侯曹窋为御史大夫。高后崩,与大臣共诛吕禄等。免,以淮南相张苍为御史大夫。
《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任敖,沛人也,少为狱吏。高祖尝避吏,吏系吕后,遇之不谨。任敖素善高祖,怒,击伤主吕后吏。及高祖初起,敖以客从为御史,守丰二岁。高祖立为汉王,东击项羽,敖迁为上党守。陈豨反,敖坚守,封为广阿侯,食邑千八百户。高后时为御史大夫,三岁免。孝文元年薨,谥曰懿侯。传子至曾孙越人,坐为太常庙酒酸不敬,国除。
欢迎您关注微信“三甲任氏”。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左下角的“分享”,把文章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或微信群,也可点击右下角的六角星“在看”,也可直接为任家小白点赞!小白这厢有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