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本身从来不给我们压力,压力是我们对事情的反应。
事情本身也没有好坏,好坏是我们对事物的评判。"
上一篇文章说到要接纳真实的自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接纳情绪,那么了解情绪的来源,是很有必要的。
一,情绪与什么有关?
我现在唯一还记得清晰的心理课是在大学时候,一位女老师临时代的课。我之前对心理学是无感的,从那节课开始,我领略到了这门学问的神奇之处。老师首先举了一个例子,公园里,你正靠在椅子上休息,突然你的脚被什么重重地踩了一脚,很疼,睁眼一看,一个老人拿棍子戳在你的脚上,你第一反应是什么?会不会有些莫名其妙、愠怒,脾气大的可能会暴怒。但是当你知道他是一位盲人,你还会有刚才的情绪吗?接着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示意图,仿佛给我通了筋,开了窍。殊不知对于折磨自己的情绪问题,以前的我是多么昏昧。此后的我经常会转念一想,事情没变,但心情瞬间转变了。因此我先生经常称我“阿Q”。
看来情绪与事情本身无关,它来自对事物的评判与解读。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自己的起心动念才是该警惕的。那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解读而不是那样解读?这取决于自己的认知模式(又叫思维模式、心智模式、心理图式之类的名词)。
它是我们看待和对待世界的方式, 比如上文例子情绪的转变就与尊老爱幼的准则有关,又比如我们都熟知的诚信友善,公平正义等,再比如小孩子上学,大人找工作,“来而不往非礼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等等,这些就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模式,从小开始习得,遇事自动化反应。当然认知模式也有不同层级,这里不便展开。
二,何为信念?
在诸多认知模式中,深信不疑并奉为人生准则的就叫信念。它就像我们脑海里为世界画的地图,而这个地图是主观的,犹如一副滤镜,外在的一切只是自己的投射。你心里有什么,你就看到什么。
相传苏轼最好的一位佛学朋友是佛印禅师,他们经常斗嘴,以苏东坡大学士的才华,却是常常输给佛印禅师。有一次,东坡到金山寺与佛印一起坐禅。坐了一个时辰,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便忍不住问禅印:“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
佛印看了一下东坡,点头赞道:“像一尊佛。”东坡非常高兴,佛印随口也问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揶揄道:“像一堆牛粪!”佛印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
东坡高兴地回到家,告诉苏小妹说:“我今天赢了佛印禅师!”苏小妹颇不以为然:“哥哥,其实今天你输了。佛印禅师心中有佛,看什么都是佛,所以才看你也是佛;而你心中只有牛粪,所以才看禅师是牛粪。”
同样的,生活中如果你笃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就会做好自己该做的,静待花开;你坚信善良是人性的底色,你会凡事往好处想,不轻易伤害别人;你相信孩子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就不会将其作为自己的附属品,而你的孩子也将顶天立地。而如果你认为不应轻易拿真心对人,那么你碰到的人大概率对你也是虚情假意。你认为孩子不是学习的料,对他丧失信心,孩子很可能真的会成为学渣。
同样的一件事,不同信念的人看到,反应可能不一样。有些人积极向上,有些人毫无波澜,还有的可能悲观消极,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对沙漠里半杯水的态度。再比如没有搭上公交车,有的人会懊恼不已,有的人则心态平和;额头受了伤,有的人会觉得倒霉,而有的人会庆幸没有伤到眼睛;看到流浪猫,有人觉得可爱,有人表示无感,有人却觉得可怜;有的人丢钱好比丢了命,有的人对此毫不在意,还有的第一反应是破财消灾……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在,也是信念的魔力所在。
三,何为限制性信念?
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扩充和完善思维地图的过程。有的信念可以一直坚守,有的信念却要破除,如果我们从不学习和成长,就会被自己的陈旧观念牢牢锁住,形成限制性信念(也可以叫执念)。
生活中最常听见的:我不擅长和人交流,我唱歌不好听,我做不到当众发表观点,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我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料,我不可能婚姻幸福,我没有选择,我还没做好准备,我不行……,不可能……,不应该……,没办法……
限制性信念有多强大,这个故事不得不拿来一说。
很久以前,人们相信4分钟是人类跑完一英里的极限,没有人能以低于4分钟的时间跑完一英里。 然而,在1954年5月6日这一天,有一位叫罗杰·本尼斯特的年轻人,打破了4分钟的记录,而在罗杰之前,一英里的世界纪录已经维持了九年。 更令人惊叹的是,就在新的世界记录仅仅产生6周之后,又有一位选手刷新了这项纪录。而且,在随后的九年时间当中,有近两百人打破了这个一度被认为不可逾越的障碍。 可见,“4分钟是一英里的极限”并不是事实,而是1954年之前,除了罗杰之外,全人类的「限制性信念」。
类似这样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强大的限制性信念还有哪些?可太多了,我将结合古典老师的代表作《拆掉思维里的墙》来专门记录一篇笔记。
四,如何突破限制性信念?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也不是一天能拆除的。”
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实现心态上的转化,来突破限制性信念?针对具体的困境,这里分享一个比较简单上手的方法,叫做“五步脱困法”。属于NLP(神经语言程式学)领域的多人亲测有效的工具。
第一步,困境:“我做不到A。”
将你目前遇到的困难写下来。写下来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以不少人的一个困境为例:做不到自如地当众发言。
第二步,改写:“到目前为止,我尚未能做到A。”
这一步相当于给自己“换个框”,把自己从过去释放出来。将刚刚的句子改成:到目前为止,我做不到自如当众发言。读出来,是不是一下子少了沉重和挫败了?可见语言的神奇。
第三步,因果:“因为过去我不懂得……,所以到现在为止,尚未能做到A。”
万事皆有因果。现在的我们是过去作为的结果。为什么人家可以我不行?老天和他人的事我们没有必要分析,更多的是自己找对方法的刻意练习。
还是以上文为例,到目前为止,我之所以做不到自如地当众发言,是因为自认性格内向,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更愿意一个人呆着,同时缺乏兴趣,没有去学习人际沟通和演讲的相关知识,平时也没有刻意练习;更关键的是遇到机会不敢抓住,不愿出头,当众发言的次数屈指可数,自我存在感较低。分析可见,理论实践都极为缺乏。自然不能做到。
第四步,假设:“当我学会……,我便能做到A。”
注意这里是“当”,不是“如果”。“如果”意味着还有一种不可能。 分析原因后,方法也就应运而生。
第五步,未来:“我要去学……,使我能够做到A。
这里可以将要做的事情再写下来,是督促,同时也是决心。比如,针对这个困境,我决心去系统学习与人沟通、当众表达和演讲的相关课程,及时对镜练习。在以后的工作中不错过和浪费宝贵的锻炼机会,全力以赴,不求表现刷存在,只求能力有提升。
五步脱困法的神奇的力量不仅限于做不到的事,当自己被情绪裹挟,比如焦虑、生气,也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技巧,让自己转念。
当我们过多地说“我做不到”,其实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过去的事实上,不断暗示自己无能无力,没有价值,没有希望。“做不到”成了一个包袱,否定了未来改变的可能性,阻碍了自己的探索与努力。五步脱困法能帮助我们放下过去的包袱,勇往直前。让我们更好地接纳自己,更自在地生活。
当然,更深层的存在潜意识里的困境,比如童年时期的创伤,这个小工具可能不适用。需要继续认真学习、探索、修炼。这意味着要花更多时间,但没关系,开始上路了就意味着疗愈开始了。认知-情绪-行为-性格-命运,这是一个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