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还要求“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教学做为什么要合一?
一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先生把天下的教师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来记,把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当做书架和纸篓,这样的老师不是老师,只能是“书架和纸篓的制造家”。
第二种不会教书,而是教学生,教师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转移到学生的身上来,但也只是会“拿书本来配学生”,而且凡是学生需要的,他都一概拿来给学生,无需学生自己动手。
陶先生认为这两种老师都不是好老师,真正的好老师应当是“教学生学”的老师:教师负指导的责任,学生负学习的责任,把教和学有效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做到“自得”和“自动”。
这是教学做应该合一的第一个理由。
二是“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陶先生说,一个老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只管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结果必定收效甚微,并且给学生增添了太多的苦恼,这都是教学做不能有效合一造成的结果。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的法子来确定教的法子,那么老师就会“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也能够快乐学习了。
所以说,“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
这是教学做应该合一的第二个理由。
三是“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老师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这一点,我觉得陶先生真是说中了许多教师的“通病”。
我们都知道“长到老学到老”这句俗语,也知道“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的教育名言。可是在实际生活中,的的确确有许多老师自从走上讲台之后便放弃了学习,依着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一点点可怜的老旧的知识,来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新人们。他们浑然忘记了,自己桶里的水久已没有更新了,而没有更新的水是会发臭的。这是多么让人感到悲哀的事情啊。
鲁迅先生说过,“用秕谷来养青年,是绝不会壮大的”。用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旧知识和旧技能来教学生学习,这就好比七十岁的老妪用干瘪的乳房来哺育幼儿,一滴奶水也没有,活命尚且困难,又何来壮大?
这是教学做应该合一的第三个理由。
在这三条理由里面,前两条强调的是老师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系起来,第三条则是强调教师的教应该和自己的学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