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的测定方法——课程思政融入方法示例
一、血糖测定的化学法——福林-吴宪法
1.授课内容:
实验原理:血液中的葡萄糖与碱性铜试剂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与磷钼酸反应生成钼蓝,蓝色的深浅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质量控制:等水沸腾后才能放入血糖管;加热时间要准确;冷却时不可摇动血糖管,防止还原的氧化亚铜被空气中的氧再氧化,降低实际结果;加入磷钼酸后迅速比色。
2.教学活动:
故事引入:对此方法提出的背景阐述,讲述我国著名生命化学家吴宪的贡献。
视频播放:分光光度计及使用方法。
元素融入:课程思政
通过老一辈科学家的求真务实、探索创新,为新时代中国人的砥砺前行树立榜样,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二、血糖测定常用方法——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法)
1.授课内容:
实验原理:葡萄糖氧化酶利用氧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同时释放过氧化氢。过氧化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色素原(4-氨基安替比林和苯酚),并使色素原氧化成色素,即Trinder反应。红色醌类化合物的生成量与葡萄糖的含量成正比。
注意事项:葡萄糖氧化酶法可直接用于测定脑脊液葡萄糖含量,但不能直接测定尿液葡萄糖含量,因为尿液中尿酸等干扰性物质浓度过高,可干扰氧化酶反应,造成结果假性偏低;严重黄疸、溶血及入乳糜样血清应先制备无蛋白滤液,然后再进行测定。
2.教学活动:
问题驱动:只用葡萄糖氧化酶能够测出葡萄糖?过氧化物酶在此的作用是什么?
拟人比喻:讲授原理时,把反应式比作遇到困难时的同学,一个同学完成不了任务时,需要另一个同学的参与帮助,以此在比喻过氧化物酶的偶联作用。
3.元素融入:课程思政
告诫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积极思考,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三、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己糖激酶法
1.授课内容:
实验原理:在己糖激酶的催化下,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6-磷酸与ADP。葡萄糖-6-磷酸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催化下脱氢,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同时使NADP+还原成NADPH,NADPH的生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注意事项:轻度溶血、脂血、黄疸、维生素C等都不干扰测定;红细胞中释放出来的有机磷酸酯和一些酶能消耗NADP,干扰本法测定。
2.教学活动:
温故知新:与生物化学糖酵解知识点内容相联系,理解己糖激酶法测定糖的原理。
知识拓展:我国一种根据己糖激酶的同工酶——葡萄糖激酶激活剂自主研发糖尿病新药——HMS5552机制的探讨。
3.元素融入:课程思政
启示学生,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只有拿起科学武器,勇于创新,才能实现振兴中国民族的伟大梦想。
四、方法学评价
1.总结归纳:三种空腹血糖测定方法的对比归纳。
2.虚拟仿真:进入线上仿真实验平台,进行思维拓展;学习尿糖的测定方法的操作,并思考血糖与尿糖测定方法有何不同。提出问题:在糖尿病发生时,我们是先测定血糖还是尿糖呢?
3.知识拓展:理解血糖测定的生理意义和病理意义。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