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曲周大桥头
蜿蜒的滏阳河流过曲周城,在东关和河东之间的河流上有座桥,桥上人流多,桥下商铺多、 做买卖的多,桥头上下是集市,人们就习惯把这一带叫做大桥头。按现在的流行说法,它是曲周县城的一个地标,一个标志性地方。
我姥娘家住在河东,大桥头下边。我记事儿起,大桥还是木桥,过桥时,如有车辆从上面经过,能明显感觉到颤动。在我最初的记忆里,滏阳河还能通航,桥北边不远处的河东岸,有一个煤厂,煤厂的煤就是通过滏阳河,从武安、 峰峰水运过来的。桥下,清清的河水缓缓流淌,不时有船从桥下通过,也时有划着小船,架着鱼鹰的捕鱼人在河面上捕鱼。
我小时候不断来姥娘家小住,记得姥娘常领着我来大桥头买盐、买菜。有时,姥娘也花上几分钱,给我买几块锭轱辘糖球,或冰糖葫芦。桥南西岸下边有一家剃头铺,那时候还没有理发推子,剃头师傅使用一把很锋利的剃头刀, 大人剃光头,小孩儿不剃光,在前边留一块儿。姥娘领我来这里剃的就是这种前边留一块头发的小孩儿头。
大桥头下的百货公司,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桥头下的一处最好的建筑,也是曲周城最有名的地方。年轻男女见面、 定亲,不是大桥头上,就是桥下的百货公司。那时还没有卖现成衣服的,结婚买布料、做新衣,唯一的地方就是到大桥头下的百货公司“扯洋布”,自己缝衣服。
早年的大木桥,早已改造成了钢筋混凝土桥,老的百货公司已经出卖给个人,变成了一个一个的门市和铺面,桥下东西两侧的大街已经变成了步行街,经商的,做买卖的还是很多,很繁华。多年过去了,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大桥头上的风味小吃煎饼菜。 煎饼菜的主料煎饼是用绿豆面摊的,吃的时候,先把一张煎饼放在碗里,再放进去白菜叶,胡椒粉,浇上小米面做的热汤,最后再滴点儿香油,放点儿醋。大冬天, 来大桥头赶集的人们,都喜欢买上几支热油条,吃一碗喷香、麻辣、 热乎乎的煎饼菜。这些年,曲周县城扩大了很多,但是,卖煎饼菜的还是只有大桥头这一家。传统的做法,不变的味道,吸引着八方来客。
2017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