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花开需要一季,一树结果需要一年,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方式和需要,没有人规定,一朵花一定要成长向日葵或者玫瑰。万物生长有序,万物成长有灵。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他们有着自己的生长轨迹和成长节奏,用爱呵护,用爱浇灌,总有一天,他们会慢慢发芽。
案例描述
小Z和班级其他同学有一点不一样。七年级刚刚报道时,个子瘦小,眼神犀利,但是行为举止却有些偏差。作为排头,在队列中总是会晃动,手打不直,腿也站不直。军训时,因为这些问题没少挨教官的批评和惩罚。在被批评时,也总是摇头晃脑,面带诡异的笑容,勉勉强强达到教官要求。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关注这个有点特别的小男生。在开学的那段时间,我发现课堂上的他也开始出现坐不住,乱写作业,不会听讲,不会写笔记,甚至有时还会在课堂上讲话干扰课堂,于是我便有了和他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我在办公室狠狠批评他的种种过错,并给予扣除操行分的处罚,也同时告诉他这样的行为已经给他所在的小组带来了和很大的干扰和负面影响,如果不改正,他将会直接连累整个小组的评优。在我批评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小Z的双眼都是瞪着了,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昂着头,也不回答我的问题,双手还紧紧攥着拳头,甚至身上也在发抖。我发现了他的不对劲,立即平息了怒火,语气慢慢平静下来,也顺带给了他时间来冷静。大概几分钟之后,小Z才慢慢稳定了,紧紧攥着的手松开朗,身上也不在抖动。我问他怎么回事? 他只会非常模糊且小声地嘟哝回答“没有啊”“不知道”。这样的反应很明显是抗拒交流和沟通了,于是我便停止了继续盘问和批评,先让他冷静回教室,再来想办法。
案例分析
小Z的反常很显然不只是行为偏差,应该是心理上也有一些缺憾。于是我先联系家长,询问小Z的日常行为和小学时期的表现,再联系心理老师帮忙在心理课上重点观察,做一些专业的问询。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和理解,我发现了小Z的问题所在。
首先家庭的管理缺失。《说文解字》中有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父母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和小Z爸爸的第一次通话,就明显感觉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并不高,平时说活做事比较粗暴,对孩子也是比较敷衍和打压。小Z暴躁的一面应该也是来源于此。而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更是严重缺失,小Z爸爸当时在电话里面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老师,不瞒你说,他肯定是班上倒数三名内,从小都是那样的,我对他的学习没有抱过任何希望。”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这孩子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啊?一直被否定一直被打压,他怎么可能好得起来?在后面的沟通中,我还了解到,家里还有一个优秀的姐姐,已经在读研究生了,爸爸谈起姐姐时,骄傲的神情是怎么都掩饰不住的,也不断地强调Z同学和姐姐就完全不一样。我随口问了一句,“他妈妈呢?对小Z怎么看?”结果才知道,妈妈一直在外地工作,忙着生意,根本就无暇顾及这个孩子,爸爸也长期早出晚归,都是年迈的奶奶在带着小Z。所以说,孩子从小就在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环境中,在学校受欺负了也不会回家说,摔伤了也不说,委屈了也不说,逼急了就出现身体的各种应激反应。家长索性就不管了,任其自生自灭了。听完家长的描述,我真的太心疼这个孩子了,他能长到现在没有走歪路,真的太幸运了。
除了家庭原因,再来就是小学时期受过的心理创伤。从家长和他其他小学同学那里了解到,小学因为成绩不好,老师和班级同学也曾经有过有意无意的排挤和挖苦,这让小Z有了严重自卑心理,总是过于依赖外在评价,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总是觉得自己就是不行,肯定是学不好的那种同学,对于批评和误解也从来不辩解不争取,只是通过破罐子破摔的样子,用过激的行为来表示一下反抗。
现在再来看小Z的种种表现能解释通了,而且回想起来,在他不反常的时候,他是真的很渴望得到关注和关爱的,我相信只要以心换心,以爱为源,一定会让迷茫的小Z展现他的光芒,笑迎每一束阳光。
解决措施
改变小Z的第一步,就从建立他的信心开始。先不忙着抓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必表现出太多的同情怜悯;而是让他在学校和伙伴尽情地玩耍交流,在活动中让他承担重要角色,让他感觉到自己被同学、老师和集体需要。我会开始有意识地让他帮我做事情,拿书,拿教具,拿资料, 拿劳动工具等等,每一次他都是笑容满面且积极认真地帮我做这些小事,在帮老师做事的过程中,他明显有了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甚至还有点小骄傲,慢慢与我也亲近起来,开始在课间时间会主动和其他问问题的同学一起来办公室找我,夹在中间观望,我也会有意无意地调侃他几句,让他面对老师时,敢说话了,没有之前那么唯唯诺诺或者三缄其口了,在同学面前,我也会经常说,“哇,这次小Z可是帮我了大忙了!”“这次小Z可我们班立了大功了, 要不是他,我们就拿不到流动红旗了”......渐渐地,小Z在一声声的夸奖中笑容多了起来了,在班级里面违纪情况越来越少了,小组长们也开始表扬他积极地开始背书了。现在的小Z已经不再是每天被点名的那个同学了,也不再是爸爸口中那个永远倒数三名的差生了,虽然基础不好,但是每天都努力地在和跟上班上同学的步伐,在努力地和自己较劲,在努力地奔跑着。
在给予小Z信心的同时,我知道小朋友心里对于爱的缺失,尤其的妈妈长期不在身边的那种孤独,即便奶奶照顾得再好,也是没有办法等同的。于是,在学校,我便充当了妈妈的角色,时常会关心他吃饱没有?冷不冷?课间和他聊两句。在午休或者空闲时间找他谈心,跟他聊他的性格和怎样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等等。经过大概一年左右的时间,小Z开始成了我的跟屁虫,一下课,就跑我跟前,“老师,我没笔了”“老师,我手这里裂 了一个口”“老师,快救我,***在追我”“老师老师,我要举报......”,各种事情,都会跑到我这里来说上一句,我有时开玩笑说,“你一天要喊八百遍老师老师”,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着,课心里是真的觉得欣慰,这孩子是真的把我当成了妈妈,才会这么信赖和依赖。在今年班上同学偷偷给我准备的生日会上,我看到了小Z写得工工整整的卡片:Ms. YU,这两年经常惹你生气,但是我会继续加油!谢谢你,生日快乐!那一瞬间,我热泪盈眶。
总结和反思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焦虑别人比你提前拥有。有人说,不要着急让生活给予你所有答案,有时候,你要拿出耐心来等一等。等待就像向空谷喊话,等上一会儿,才能听见绵长的回音。所以别慌,月亮也在大海处迷茫,教育之路漫漫,其中有苦有甘,而等待蕴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的每一次耐心等待,都是为了学生的来日可期。用爱去灌溉,用心去感受,不必焦虑慌张,以如常为喜,以如愿为安,让一切顺其自然!